![]()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血鑽石 - 善與惡的一線之隔 ...(有劇情)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88698)
|
---|
李奧是不錯的演員.
就是壞在"鐵達尼"的手上...................... |
好不容易這個月終於在星期天排到一天價
就是為了要去看此片,結果上網查台中兩間華納和新光此片的時刻表都只到禮拜四... :shock: 希望到時不要下檔了... :cry: |
HMHM~~~
我喜歡 全蝕狂愛 Total Eclipse (1996) 羅密歐與茱麗葉 Romeo + Juliet (1996) 這兩部! (不喜歡鐵達尼) |
血腥的奢華 ─ 非洲鑽石戰爭
林深靖 一個美麗的夜晚,一對卿卿我我的戀人,一顆流星閃過。瞬間,男生將一顆燦爛奪目的戒指套入女生纖細白嫩的手指,女生抬頭,興奮而嬌羞的眼中閃耀著鑽石一般的光芒。 這是鑽石廠商戴比爾斯(De Beers)在台灣主打的電視****,鑽石成為愛情的象徵:忠貞(沒有什麼比鑽石更為堅硬)、浪漫(沒有什麼比鑽石更為亮麗)、又有物質基礎(沒有什麼比鑽石更為昂貴)。定情的夜晚,在掏出心肝之前,請先掏出鑽石吧!男人用鑽石擄獲美人心,女人用鑽石擄獲欽羨者的眼睛。 很少人知道,你穿戴在身上的鑽戒、鑽錶、鑲鑽項鍊,事實上沾滿了羶腥的鮮血,附著了無數枉死的冤魂。 ◆賣鑽石買武器,買武器搶鑽石 De Beers 控制了全球65 % 的鑽石市場,每一年度的****預算是2億7千400萬歐元,相當於95億台幣。在許多國家,它甚至獨占了鑽石通路,包括台灣在內,De Beers就是鑽石的代名詞。它的總部設在南非,早年南非實施酷厲的種族隔離政策,遭受到全球禁運抵制,南非白人政府卻藉由鑽石的交易換取得以繼續鎮壓黑人反抗運動的武器,De Beers是主要的共犯。如今,在非洲的主要鑽石礦藏所在國家,如獅子山、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戰火綿延,砲彈與血肉齊飛:鑽石的開採提供了打仗所需要的武器,買了武器又來搶奪鑽石開採的權利。如此循環反覆,哪一塊鑽石能不沾上黑錢與黑人紅色的血跡? 2000年7月5日,聯合國通過1306決議案,全面禁止獅子山的鑽石出口。獅子山的內戰已打了將近十年,政府軍和反抗軍的武器,主要都是靠賣鑽石去換取。如今,以「聯合革命陣線」為名的反抗軍已控制了90 %的鑽石礦脈,再不阻斷其鑽石銷售通路,眼看就是西方國家所不樂見的政權易手。 獅子山共和國位於西非大西洋沿岸,1808年就成為英國的殖民地。早年有無數的原住民被英、美的奴隸販子送上奴隸船,在美洲大陸成為任人宰割的黑奴。直到1787年,反黑奴的英國左翼團體集資買下沿海的土地,被林肯總統解放的黑奴才得以離開美國,回到獅子山聚居。1971年的一場軍事政變,使獅子山脫離大英國協,成為獨立的共和國。然而,英國在獅子山仍擁有龐大的經濟勢力,在政治動盪期間,維護其既得利益乃是首要的考量。因此,英國也正是聯合國1306決議案的提案人,希望透過禁運制約叛軍的擴張。 當然,為了強化禁運制裁的道德合理性,決議案內文也同時要求聯合國秘書長授權組織專家小組,對鑽石換武器的交易展開調查。當然,禁運的效果是有限的,透過賴比瑞亞和幾內亞等鄰國,獅子山的鑽石走私還是可以找到交易的管道,只要De Beers等跨國企業集團繼續在電視上打****創造奢華的需求,明晃晃的鑽石不難找到屬於它的黑市。 ◆沾染了孩子們的血水與淚水 事實上,獅子山內戰的背景既不是意識型態的鬥爭,也不是族群或地域的衝突,其根源完全是因為敵對的國際珠寶商對鑽石礦藏的競奪。鑽石稀有而昂貴的特質更激發商人的貪婪與無情,他們不僅將商場視為戰場,同時也將戰場視為商場,在無數黑人戰士的屍骨上累積他們的財富。 跨國企業也將他們跨國經營的技巧運用到跨越國界的「犯罪經濟」網絡。從獅子山走私出來的鑽石,絕大多數在鄰國的賴比瑞亞交易,光是賴比瑞亞首府門羅維亞(Monrovia)一個城市,每一年就至少有 2億美元的鑽石買賣。鑽石、武器、毒品和洗錢交織成整個黑市的結構。鑽石大戶戴比爾斯和拉札•卡普蘭國際企業(Lazare Kaplan International)是這一寶石交易系統的最大獲利者。因為,從戰亂地區開採的原鑽,透過走私管道運出,可以讓鑽石企業財團以最低廉的價錢購得成色最佳的商品,也因此可以控制國際鑽石市場,保有最高的獲利空間。 獅子山的反抗軍固然靠出賣國家礦藏換取武器,政府軍也好不到哪裡去。現任總統鐵鉆•卡巴(Ahmed Tejan Kabbah)和他的一些部長們只不過是一個披著合法外衣的強盜集團。近15年來,獅子山的公民未曾從政府獲得任何福利或服務,然而它卻是一個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合法政權,可以一筆一筆地與加拿大、美國、比利時、英國和南非的採礦公司簽約。整個獅子山「有價值的國土」,被一平方米、一平方米地切割出來做抵押,原鑽、紅寶石、黃金、鋁土等礦藏就這樣一點一滴地轉讓、賤賣。 獅子山每年有10億美元的寶石流入國際珠寶市場,而其豐富的鋁礦藏量也足以影響到國際市場的價格。因此,不僅兩大鑽石集團在此展開血腥的競爭,做為前殖民母國的英國也部署軍力支持當權的鐵鉆•卡巴,以維持礦藏開採的穩定。複雜無比的外來勢力介入獅子山內戰,使得這個祖先被販賣為黑奴的國家,幾乎看不到任何和平的希望。 由於連年戰亂,死傷無數,為了補充兵員,許多孩子們小小的年紀就被迫武裝,送上戰場。每年的雨季過後,鑽石在雨水沖刷下裸露出來,用很簡單的器械就可以採拾,這時候,娃娃兵又成為最廉價的勞工。有多少美麗的鑽石就這樣沾染了孩子們的血水與淚水! ◆黑色亡靈成為身上飾物 1999 年7月,在聯合國的調停之下,獅子山內戰的雙方終於在多哥首府洛梅(Lome)簽訂和約,維和部隊藍盔軍也逐漸進駐。反抗軍首領桑可(Foday Sankoh)也接受安排,以副總統暨國家礦藏資源委員會主席的名義,住進首都自由城的官邸。沒想到桑可將妥協的禮遇位置當真,竟提出重新審定外國公司的採礦權利書,並要求展開新一輪的礦產控制權談判。這樣的提議當然不為利益糾葛的西方國家所接受,桑可的職權逐漸被架空,並與聯合國秘書長安南(Kofi Annan)爆發嚴重的口角。於是,當桑可發現聯合國的 13000名藍盔軍竟推進到他原先控制的鑽石產地時,他重新帶著游擊隊進入叢林,展開地盤保衛 戰。 今年5月初,桑可反撲,約500名藍盔軍成為「聯合革命戰線」的俘虜。緊接著,英國派出 800名經過特種訓練的傘兵,活生生逮捕了桑可。然而,獅子山的戰火並不因桑可的落網而終止。桑可不是亂源,鑽石才是。美、英等強權主控的聯合國,若只知將藍盔軍投入殺戮戰場,而不思整治血腥的國際鑽石市場,那麼,在鑽石商唯利是圖的競奪之下,每一顆埋在地底的鑽石都將可能是星星之火,隨時都可能點燃另一場戰爭! 聯合國對獅子山施行禁運制裁的決議,固然是要斷絕戰亂鑽石的貨源,但是,如果鑽石商不配合,一切都是徒然。國際特赦組織和「全球證人」(Global Witness,曾出版一份調查報告,指控 De Beers從「血腥鑽石」獲取巨利)等人權團體強烈要求鑽石交易應擔負道德責任,美麗高貴的寶石應附加基本的倫理行為法則。7月17 日,國際鑽石商協會在比利時的安維爾市(Anvers)舉行,為了避免血腥污名破壞了鑽石的市場和行情,會中決議要對出口的鑽石採取國際認證制度,以確保每一顆鑽石都可追溯到其原產地。然而,由於執行上困難重重,技術上也難以突破,這樣的決議大概只能流於「道德的宣示」或「善良的願望」。 愛護動物的人會拒絕貂皮大衣,那麼,如果你珍視人類生命,就拒絕鑽石吧!否則就讓非洲那無數黑色的亡靈成為附著在你身上的飾物…… |
haha, 我就說啊, "那顆戒指上的怨靈還沒成佛啊"
奉請各位善男子善女子去看此片, 然後就可以大大方方的和女友說... 為了您的業障, 我決定不要買鑽石給妳了... wahaha |
各位好, 謝謝各位看完小弟的文章 這是部值得進電影院看的好片 回應chli2498大大: 其實小弟寫觀後心得的機會不多 每次都是心血來潮的時候才下筆 我想每個人對於某些事物的敏銳度都不太一樣 就像有人很會唱歌 有些人很會畫畫 這部片只不過啟動了我某個...感性的一面 看完電影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感受 深與淺罷了 差別只是在於... 我把它寫下來了 當作練練文筆...:) 小弟不是專業的影評,只是寫下一些我眼睛所觀察到的東西 再次謝謝各位看完我的文章 |
引用:
:ase 結果她喜歡的是黃金 :laugh: :laugh: :laugh: |
嗯............
To: allguitars
唔........... chli2498 網友 "不會講" (應該是厚道, "不想講") 的意思是, 這部片很 煽情 啦 :sleep: 和 "敏銳度" 還是什麼 "感受" 無關啦! :unbelief: chli2498 網友能發現這只是部煽情片, 表示人家是高手啦! "敏銳度" "感受" 更深刻啦! :jolin: :cool: 如果你還是不同意, 再看看下面那篇吧: 旁觀他人痛苦的「血鑽石」 2007/01/16 00:26 火星來的愛蜜麗 這是部不怎麼值得推薦的電影。 「血鑽石(Blood Diamond)」又名「衝突鑽石(Conflict Diamond)」,是一個相當嚴肅的議題,一個仍舊在非洲持續發生的事實,卻也是商業電影取材賺錢的工具。 編劇套用一貫的好萊塢模式,塑造出一個有良知的機伶女記者、一個為了家庭而殺出重圍的被剝削者、一個良心發現的「類英雄」浪子,以及利慾薰心的奸商與無惡不涉的軍閥C這些都是戲劇必要的芭樂元素,當然湊在一起就成了最不需要用太多腦力就能夠分辨黑白的芭樂電影。 或許是這個議題牽涉的層面太廣也太敏感,所以許多對話或橋段,包括媒體對於非洲災禍的報導或是叛軍為建國的暴行作為,都像是蚊子繞在耳旁、停在皮膚表面,不痛不癢,只有隱隱的嗡嗡聲,揮一揮手,一滴血也少不了。太過戲劇化,簡言之,就是太「假」。 然後在大家忙著散場尿遁的片尾單打上「非洲至今仍有二十多萬名的童兵」、「應該避免買衝突鑽石」等等字眼,看不出來究竟有沒有辦法要求任何人為此進一步做些什麼,而且打在散場時的片尾,只聽到為李奧納多流淚抽鼻水的觀眾說李先生演的多好多少,整•個•只•不•過•是•一•齣•戲。在我眼裡看來,不過是鑽石商利用來漂白自己的宣傳反****,更是要我們掏錢買票以旁觀他人痛苦的一部Bloody Diamond罷了。 反觀由義大利外交部發起、為贊助「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世界糧食組織」所拍攝的慈善短片集電影「被遺忘的天使(All the Invisible Children)」,其中的「湯札(Tanza)」即是描述非洲內戰造成許多人民流離失所,有些失去父母與庇祐的孤童,不得不拾起槍桿,為了奪回曾經屬於他們的家而殺人或是被殺,殺戮卻也因此不斷重演。 在一場游擊戰中喪生的孩子,大概還不到十歲吧,伴在他身旁的是貼著足球金童羅那杜貼紙的槍桿,還有一句「我其實很害怕」的遺言。當湯札奉命到(他們認定的敵營)學校教室內安裝定時炸彈時,黑板上恰好寫著「我的國家是AAA,首都是AAA」等等,湯札則提起粉筆寫下他的「我的國家是BBB,首都是BBB」,然後坐在教室裡,淚眼枕在定時炸彈上,等待回家的夢能夠成真。 從我去年看到的「盧安達飯店(Hotel Rwanda)」、「疑雲殺機(The Constant Gardener)」到「被遺忘的天使」與「血鑽石」,非洲有太多的憾事,都是發生中的事實,也是我們必須面對與深思反省的事情。我贊成以戲劇、電影作為媒介引導民眾了解這些事實,但是當「血鑽石」以失真的劇情來賺人熱淚的同時,除了讓觀眾握著戴有鑽戒的手來捫心自問外,是不是能夠遏止惡性循環的事情繼續發生? 有買賣就會有殺戮,有殺戮就會有題材。「血鑽石」藉「消費者良知」來雙重剝削非洲與觀眾的做法,令我相當失望。在等待獨立公正的鑽石來源追蹤與驗證機制出現前,我更期待有個監督機制來控管這些以他人痛苦為素材來作為商業使用的產業。 不知者無過。最後只希望有能力購買或穿戴鑽石的人,也有掏錢援助非洲的心力。 |
引用:
對,就是這一片 我撐了15分鐘受不了關機了 也許是看過港版無間道的關係 無論編劇,角色,場景都彷港版的 可是...差太多了 也許是先入為主的關係 恕我無法接受, 更無緣欣賞到李奧在此片的演技 我個人還是覺得梁朝偉比李奧帥多了 :stupefy: |
李奧那多~真的演的很不錯!!
但為什麼這次金球獎竟然沒贏...入圍2部片耶 TMD! 他也該得了吧!!我這麼多年來一直很支持他的說!!! 那天帶女友去看了此片~ 出場後~我問了他一句~還會想買鑽石嗎? 她答~不要!那個好慘忍~不會想要買了!! 但我心中只有一個句話"女人是善變的"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4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