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主機板上面電容空位問題(主機版偷料)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11368)
|
---|
引用:
BIOS裡面按 Ctrl + F1 |
那幾顆若擺在CPU 旁大都是留給CPU 在HFM時抽電用.
補上去不會有事,但要儘量找低ESR 的電容 :agree: |
也有時候是一開始 over design,後來驗證根本不需那樣多,那自然就拿掉了,除了成本外,多一個零件就增加有零件壞掉的機率。
以現在的環境來看,不省成本是不太可能的事。就看廠商是矇著眼睛蠻幹來省成本,還是有根據有實際驗證的去減少料件。 能用越少/越小的東西做出一定品質但功能更強的產品,是全世界廠商都在追求的事。 |
簡單來說,RD在設計時預留了電容或其他元件空位,在測試時發現不需要,就留下空位了,
要重新更改設計,會浪費許多時間,增加成本.........不一定是偷料. |
沒事空一個電容的位置在那,容易讓人誤以為是偷料,電容裝的多多的版子讓人誤以為用料實在.
同樣道理,老闆看到事情早就作完的員工準時下班,就誤以為很混,而那些作到很晚下班的員工就誤以為很認真(其實是找不到有效率的作事方法). |
~_~
電容是用來穩壓的東西 (or 其它功能) 確實學電子的可以找到比較好的方法 讓原本設計要兩個或多個電容 的基版 只要使用一顆就可以達到最好效率 但是對於設計者而言 那有可能阿 是設計到達到穩定效率就好 但問題是這個效率是在那個基準下作評判的 不過回到原始問題 如果沒有基版的相關資料及相關知識 能做到的也只有用品質較好的同參數電容去取代而已 |
引用:
所謂『基準』......沒有一定......... 是各家電容廠都會有各型號電容的計算方式和設計導覽....... 給研發人員在開發機種時『參考用』........ (下面有附檔可參考........不過都是英文的) 同樣容值或耐壓的電容.......也會因使用的用途不同也會有所差異......... 另外主機版在設計上有時會有定位的考量....... 電容廠也會隨客戶有特殊需求再開發新的產品......... 如之前cpu附近是用6.3V的電容........在較平價版本的主機版有的是用4V的電容......... 是考量在平價版本MB較少用高階高耗功的CPU.............. (溫度影嚮電容的使用壽命) 另外也有考量是空間使用的問題.......把兩個小電容換成一個較大的電容........ 或是考慮到散熱器的位置,將一較大電容換成兩個較矮小的電容也是可能的......... 所以空位是否偷料..........實在很難講........ |
引用:
嗯+1 而且預留空間有個好處 就是如果是小問題不用重新layout PCB 先拿個simple版做測試再修改 是一定要的 |
這張如何, 雖然915p已非主流, 但這張實在是與ga-k8n5gmf有拼...
|
引用:
初期 P4 主機板 CPU VRM 部分的電容 都是用 OC-CON 電容 耐壓也只有4V :ase 雖說可能有over design ,也會或許是多 LAYOUT 的設計 但是 目前主機板上 CPU VRM 部分的電容,在一般通路上能買的到的主機板,我只能說肯定有偷料 有玩過 INTEL transient key 的人就知道 以前的經驗是, 電容的 ESR 要約 1 豪歐姆 才能過的了 INTEL 的規範 以目前的電容規格, 一科電容 的 ESR 約12~13豪歐姆 (SANYO WG 3300uf~2200uf) 大約要12~13科電容 如果有並聯 2科SP-CAP 或 POS-CAP 電容 (約6-9 豪歐姆) 電解電容 仍要9~11科 但是目前市面上的主機板有那塊能有這麼多電容的 答案是有的,但是僅限於套裝電腦內的機板 小弟拆過 某大廠套裝電腦,裡頭用的主機板就是台灣某知名主機板製造商的主機板 主機板的電容幾乎沒空位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59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