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好萊塢明星照---消逝的黑白光華與其他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59456)

aubrey 2005-03-17 05:02 PM

基本上,30至40年代應該是''hollywood portrait''的最顛峰----之前技術器材仍不足;之後則小底機甚至連leica 35mm都充數,素質大大降低....
標準配備如下:
八乘十大底機是主流,通常是ANSCO,部分是kodak及其他:也有用更大的11乘14尺寸.
照片直接印樣.
大底機操作極其繁複,但好萊塢對此相當不惜血本,據說每個set-up至少會拍10到20張(但筆者看當年的木腳架上面少說有20盒格,一盒可拍兩張,即至少40張)>
米高梅拆廠後遺留大量片子,據說其中至少有1/4是瑕疵品----連嚴重失焦的片子都存了---這其中,珍哈露右眼有毛病的痕跡歷歷可辨----這也是當年片廠特別依賴修片師的旁證之一(修片師有大量編制);當年修片不只修皮膚瑕疵,還會變動臉部輪廓,甚至手腳的線條----各位可參看筆者貼的拉娜透納那張----她靠向石像的右臉被塗黑,收細了輪廓(就好像今日我們常用PHOTOSHOP玩的把戲一般)>

龍貓 2005-03-17 10:47 PM

推推推!
珍貴的好萊塢攝影歷史!aubrey大請再多分享一點!
小弟搬沙發來洗耳恭聽!

aubrey 2005-03-18 11:47 AM

謝龍貓兄打氣----為文前,早知道懂這門道的不多,應該要貼到攝影手札之類的網站才是---不過那邊都是些技術狂,談論起人文來,實在沒啥共鳴----姑且還是在此自彈自唱了.....

aubrey 2005-03-18 12:00 PM

對人像歷史有所涉獵的行家當知----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所謂的攝影棚,都是天花板開孔,引進陽光當光源---但看過那時期的照片,就知道開孔的技巧確實極盡巧思---設置了無數個彈性運用的活門,用來控制光的方向及強度----所以,有些作品,既有頂光/斜光等各種微妙的效果,若非瞳孔反射了其光源的性質,否則一般人實也難判與現代影棚的分野....

aubrey 2005-03-18 12:11 PM

而早期好萊塢的照片居然都不是在當地炮製,而是一夥人大老遠跑到當時最先進的紐約攝製(這點就足以驗證好萊塢上上下下打一開頭就知道明星照的無比威力)----各位可以想見在空航還未問世的當年,一大票人坐火車這樣東西兩岸來回奔馳有多費事了.......

aubrey 2005-03-18 12:43 PM

這種仰賴紐約資源的情況,一直到george hurrell這批業餘出身生力軍出現後,方才安身落戶-----就正如''hollywood portrait''一書的作者roger hicks/chris nisperos所言----''in the right place at the right time''----Hurrel畢業於芝加哥藝術學院,對攝影應該算半路出家,當初是受僱為一些富豪門第翻攝畫作----器材在手,他順便幫街坊的藝術家朋友拍照----由於他本質是個畫家,對肖像特有一種直覺的敏銳----隨即一傳十十傳百有了名氣.
直到他幫當時的大明星norma shearer(米高梅的老闆娘)一番大大驚艷的拍照經歷後,米高梅隨即網羅了這一代巨匠,也展開了另一頁傳奇史.....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51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