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一部學生dv電影打死多少國片!!!!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65126)
|
|---|
引用:
臥虎藏龍是不折不扣的國片喔!絕非好萊塢出錢投資拍攝(雙瞳才是第一部好萊塢投資的電影),只是因為買北美海外版權的哥倫比亞是好萊塢八大電影公司,所以便被認為應該是他們出錢拍攝,但事實上絕非如此,完全是兩回事,詳見《十年一覺電影夢》p.381「好萊塢投資?不是那回事!」亦或以下報導... 李安 張藝謀 王家衛 陳凱歌 侯孝賢 5大名導 看誰稱霸武林 記者王惠萍/報導 4年前以「臥虎藏龍」帶起全球武俠風潮的李安的名言:「男人都有一個武俠夢」,這句話在華語影壇5大天王導演身上得到印證。 李安、張藝謀、王家衛、陳凱歌和侯孝賢,兩岸三地5位天王名導的武俠神功,掌風各異。王家衛的武俠夢圓得最早,王家衛的Fans為「東邪西毒」癡迷的大有人在,認為王家衛是藉金庸武俠人物探索人的內在情感,最得金庸武俠精髓,不過一般武俠迷評價不一,這部號召了林青霞、張曼玉、張國榮、梁朝偉、張學友、梁家輝「豪華卡斯」的武俠片,雖是高投資也在海外有高報酬。 不過,李安才是真正讓武俠片成為21世紀國際影壇「顯學」的風雲人物。李安開拍「臥虎藏龍」時無人看好,籌資過程備嚐艱辛,先預售北美版權600萬美元,後續再預售歐洲版權300萬美元,最後還短少的資金,以李安名義向銀行貸款2、300萬美元,連周潤發、楊紫瓊的片酬還是分期付清的,李安的壓力之沈重,可想而知,這部片拍下來李安一條命去了半條,但這部成功融合中西文化的武俠片所得到的回響也是空前的,不僅是個人功成名就,更將華語武俠片帶上了奧斯卡的殿堂,聚焦了全球影迷的目光。 張藝謀儘管再不服氣,不想被說成是「臥虎藏龍」的跟風,無庸置疑的是,如果不是李安的「臥虎」神功所向披靡,張藝謀的「英雄」、「十面埋伏」,甚至現在陳凱歌的「無極」都不可能擁有1部3千萬美元的「超級豪華」投資規模。相較於「臥虎藏龍」渾然天成地體現李安「文以載道」的儒俠風,張藝謀從「英雄」的放眼「天下」,到「十面埋伏」回到了他曾自言不想重覆的「江湖」窠臼,從視覺影像到情節鋪陳的愛恨情仇,都是聲嘶力竭,用足了力氣的,儘管網路上砲聲隆隆,但也轟出了前所未見的大陸超高票房—「英雄」兩億5千萬人民幣、「十面埋伏」至今1億兩千萬人民幣,做大了整個大陸市場這塊餅,是張藝謀最大的貢獻。 李安、張藝謀都為武俠片印下不可磨滅的足跡,同為第五代名導的陳凱歌從「黃土地」出發,「霸王別姬」站上頂峰,到「風月」之後一度陷於低潮,現在他也站上了武俠的火線,立志以跨國卡斯的「無極」拍出「中國的魔戒」,陳凱歌的人文涵養豐厚,「無極」卻是一個神話式的世界,他如何從電玩符號式的人物角色中鋪陳出武俠的情懷,大家都屏息以待。 5大名導之中,李安的「臥虎藏龍前傳」蓄勢待發,張藝謀也對「武則天」舊情難忘,侯孝賢是唯一還未出手圓武俠夢的。侯孝賢一直想拍唐傳奇「聶隱娘」,連女主角都敲了舒淇,只是即將以日片「咖啡時光」二度角逐威尼斯金獅獎的這位大導演,近來的熱情似乎都挹注於台灣民主學校,關懷政治社會議題,侯氏武俠恐怕得讓武俠迷再多等上一等。 【2004-08-01/民生報/C2版/影劇最前線】 |
沒有環繞音效, 沒有高畫質.
送我票我都不想看. |
我比較懷疑, 真的將這個拍成電影, 會有多少人去看?
若是由香港重拍, 在香港, 我想也許票房會不錯, 但若是在台灣重拍, 在台灣的票房, 我想跟以往的國片大概差不了多少? 衷心希望, 我的上述言論是錯的. |
只能說DV絕對提供了學生一個更方便的機會去拍
而且學生用的DV怎麼跟喬治盧卡斯之類的相提並論 戴立忍為何要轉35mm?...畢竟電影發展100年後的今天 無法否認的膠捲仍然是主流...(不過兩個夏天內容還真讓我有點失望...) 而DV的創作...也同樣的得在和影片製作同樣的嚴謹前提之下 才能拿來相提並論...繼續發展下去純粹是儲存媒介的不同霸了 學生影片有學生影片的驚喜...拿來和商業影片相比也不太恰當 這些拍片的學生畢業後還能在用環境資源繼續拍的又有幾個 說到最後都是大環境的問題...還是花錢進電影院看好國片實在 當然前提是得錢花的值得... |
使用HD的確是未來拍攝電影的趨勢,甚至完全取代35mm的膠片.但是以影片質感而言(我強調是論影片質感而言)即使配合數位播放系統的電影院.仍有再加強的空間.
盧卡斯會在sony記者會信心滿滿大言不慚, 殊不知sony 投資他的電影,更別說還提供他sony的HD機器與技術.還有,星戰2也不是百分之百用HD拍攝完成的. 星戰2的拍攝超過6成的鏡頭都是使用藍(綠)幕拍攝演員的鏡頭.然後再到後期合成背景和特效.由於需要即時對位.用HD對他來說當然方便許多.加上大量電腦動畫的鏡頭.實際拍攝鏡頭的質感自然不會那麼被注意到. HD自從被盧卡司帶進好萊鎢也行之有年.到如今HD尚未行成主流.使用的人甚至寥寥無幾.HD就是有它的罩門在.35mm的成本遠遠超過HD, 好萊鎢的製片家不是笨蛋.為何捨棄不去? 想像"大河戀"用HD 或 Betacam來拍攝,那還叫大河戀嗎 ? 待續... |
可以打死一堆台灣八點檔....
|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不是應該感動才對嗎?
國片有救了~:P |
這片我也有看了一下,感覺學生創作是不錯,不過,
太多的段落不曉得主題在哪,只知道故意製造緊張氣份 這點倒是做的滿成功的 |
最近也有一部古巴一人編導剪輯製作的電影
red cockroaches 據稱預算只有美金2000,只用了一台canon dv來拍,一台APPLE G4編輯 IMDB評價高達8.3 (目前只有九人投票,所以這個數據不算太可靠) 我還沒看過 |
隨著數位器材越來越普及
這種學生創作只會越來越多 越來越好 因為學生只要專注在故事即可 其餘的技術障礙會越來越少 鬼印 在技術方面 看的出模仿到精的企圖 連預告片剪接也費盡心思像好萊塢等級的模式看齊 但是 最終的癥結點 還是故事 是故事 此外 短片和二小時以上長片是完全不同的 就如 魏德聖想用五分鐘的短片當成Pilot推銷自己 會乏人問津的緣故 因為金主又不是笨蛋 希望這些學生能夠持續的往業界 發展這種赤裸裸的商業意圖 台灣業界缺乏的就是這種意圖 加油 幫你們鼓鼓掌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26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