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PIII VS PIV VS PM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316286)

Crazynut 2004-04-02 09:20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nonomore
從另一個方向考慮
AMD-XP已經支援 DDR
Intel-P!!! Tualatin卻僅支援 SDRM
雖然VIA有推出支援Intel-P!!! Tualatin
且可用DDR的Apollo Pro266
但對於效能提升卻無多大助益
畢竟PIII的FSB是133
AMD-XP卻由266起跳
AMD-XP的架構贏過PIII太多
(…恕刪)


對不起插個嘴,支援記憶體的種類(SDram or DDRram)是晶片組的問題,跟CPU技術幾乎是毫不相干的。FSB倒的確是有點影響,不過CPU←→記憶體之間的傳輸問題很複雜,也不完全一味是判斷一切的基準。否則P4的800外頻架構也就不會總是難以甩開AMD的追擊(勝是應該的,但大家都曉得,勝的不是很多)。就相同架構下,提高FSB應有一定的好處,但也還是有其他的問題要解決,問題不是那麼簡單的…。

Nightmare 2004-04-02 11:44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rucueid
的確啊,所以,我才會認為,若是對Tualatin改良,而不是全力推展P4,Intel 2001~2002 之間不會打的那麼辛苦,CPU被批性價比差...

不過,若是沒有P-4為新技術開路(SSE2,HT...etc),會不會有P-M也有點令人懷疑



另外,Intel的確打算在2006年以筆記型的CPU架構統一桌上型與筆記型...製程是65~45奈米,代號Merom的多核心CPU 應該不再只是HT虛擬另一顆,而是兩個或更多的核心


Pentium-M 的核心還是 P6 core 的, stepping 比 Tualatin 還早, 只是 bus 改用 P4 的而已.

nonomore 2004-04-03 12:36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Crazynut
對不起插個嘴,支援記憶體的種類(SDram or DDRram)是晶片組的問題,跟CPU技術幾乎是毫不相干的。FSB倒的確是有點影響,不過CPU←→記憶體之間的傳輸問題很複雜,也不完全一味是判斷一切的基準。否則P4的800外頻架構也就不會總是難以甩開AMD的追擊(勝是應該的,但大家都曉得,勝的不是很多)。就相同架構下,提高FSB應有一定的好處,但也還是有其他的問題要解決,問題不是那麼簡單的…。

Crazynut大說的是
晶片組確實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說AMD-XP也可以配合KT133/k133a而僅使用SDRAM
但是SDRAM的特性應該是要配合CPU的FSB
保持同步外頻以達到最高效能
這也可以說明為何AMD-XP(外頻266)配合DDR-SDRAM效能高漲
而Intel-P!!! Tualatin(外頻133)卻相出無幾
可以說明CPU的架構還是扮演一定的角色

nonomore 2004-04-03 12:39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Crazynut
對不起插個嘴,支援記憶體的種類(SDram or DDRram)是晶片組的問題,跟CPU技術幾乎是毫不相干的。FSB倒的確是有點影響,不過CPU←→記憶體之間的傳輸問題很複雜,也不完全一味是判斷一切的基準。否則P4的800外頻架構也就不會總是難以甩開AMD的追擊(勝是應該的,但大家都曉得,勝的不是很多)。就相同架構下,提高FSB應有一定的好處,但也還是有其他的問題要解決,問題不是那麼簡單的…。

Crazynut大說的是
晶片組確實扮演重要角色
例如說AMD-XP也可以配合KT133/k133a而僅使用SDRAM
但是SDRAM的特性應該是要配合CPU的FSB
保持同步外頻以達到最高效能
這也可以說明為何AMD-XP(外頻133X2)配合DDR-SDRAM效能高漲
而Intel-P!!! Tualatin(外頻133)卻相差無幾
因為SDRAM已經可以滿足Intel-P!!! Tualatin的需要
而AMD-XP在外頻上不去200時,使用DDR400也不會優於DDR333也
因是同樣的道理
可以說明CPU的架構還是扮演一定的角色

orinsinal 2004-04-03 01:37 A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rucueid
的確啊,所以,我才會認為,若是對Tualatin改良,而不是全力推展P4,Intel 2001~2002 之間不會打的那麼辛苦,CPU被批性價比差...

0.13um的PIII celeron、Tulatin等
沒記錯的話跟前代Coopermine之間差了一段時間.
這中間或許是PIII遇到了當時的技術瓶頸,甚至連帶提早P4的上市時間.
如果不推p4....結果如何不得而知.

至於Pentium-M到桌上型,也不會是桌上型AthlonXP的對手.
先天架構的限制並不是可以無限提升.

mickey97 2004-04-03 09:33 PM

P-M是P-III的改良版

架構上
L1-多一倍
L2-多一倍
外頻變400Mhz

所以效能變得很棒

intel的策略不是我們能瞭解的

能知道的是,同時脈下之效能

P-M > P-III > PIV

不過現階段以時脈上限(效能上限)

PIV > P-M >PIII


當PIV上到4G、5G(有很多相關測試)
可是目前還算數一數二的效能唷

不過

當如果P4E3.2或P4EE3.2與AMD64 3200+要我花錢買
我會買AMD64 3200+

但是,如果這三顆不用錢,要我選一顆
我會選P4EE3.2 ^^

哈,幻想中

clrdan 2004-04-12 04:00 PM

所以下面這個產品應該在台灣上市....
http://www.watch.impress.co.jp/akib...10/ni_i_mp.html

ExtremeTech 2004-04-12 04:46 PM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rucueid
PIII-T 512K...

我個人認為是Intel的經典...

若是當初不放棄Tualatin,我認為Intel不會被AMD打的這麼慘


P3架構
.18微米 極限 1.2G
.13微米 極限 1.7G

K7架構
.18微米 極限1.8G
.13微米 極限2.4G


這要怎麼拼?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37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