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卡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8)
- - 原廠8500與技嘉9000pro2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16084)
|
---|
以8500跟9000來說
64mb即足夠 128mb對效能沒有多大的幫助:) |
引用:
8500LE跟9000pro效能有差那麼多喔 你記錯了吧 |
引用:
應該是沒差那麼多啦~ 不過說真的 雖然測試分數有差 規格有差(r9000被閹過) 但實際玩遊戲的差別感覺不太出來:) |
引用:
我9000PRO不超只有6800左右...超到310/3100也只有7600左右耶... 有差這麼多嗎?? |
引用:
sorry...我耍豬頭了... control panel裡的aa沒關... 關了之後... 沒超...8250 310/310...9051 還算正常... 等去買記憶體散熱片回來裝再測極限... |
不過買BBA的卡在二手市場比較保值,
這點可以列入考慮吧.:) |
引用:
嗯…經過大大們的分析我比較有概念了…謝謝各位大大的指教唄!! |
8500管線4*2指令/cycle
9000Pro管線6*1指令/cycle (記錯的話請大家指正) 效能差距大概在材質快速填充還有更高解析時才會顯出差別,實際玩game弟目前以warcraft3與德軍總部ET都覺得開1280X1024 32Bit還算"剛好順暢",解析再上去的話瓶頸會開始出來,技嘉r9000pro弟歸納一下不超頻效能極限3DMark2001SE約在8400~8800分之間吧.一般解析對目前的Game算夠了.但像我使用LCD需考量最佳解析度的人,玩GAME就須設在1280X1024 32Bit,或許8500會較保險! |
引用:
tom裡面就有一篇介紹呀:) http://www.big5.tomshardware.com/gr...0725/index.html Pixel Pipelines:都是4 Texture Units Per Pipe:8500 2;9000 1 Textures per Texture Unit:8500 3;9000 6 整合Rage Theater和第二顆RAMDAC來降低成本 其餘規格和8500幾乎是大同小異 (同樣是vs1.1,ps1.4,只支援到dx8.1,反鋸齒皆為SuperSmapling,Hyper Z II) 效能的話可以從上面那一篇tom的測試得知(大部分遜於8500) 不過當初這張定位是"The GeForce4 MX killer" 價錢相近於GF4MX但支援dx8,可惜這個位階的"真正殺手"是GeFoce3Ti200 -- 有關8500/9100和9000/9200之間的關係也算是FAQ了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