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廉價DVD播放機的祕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70051)

AVexport 2003-01-14 10:34 AM

回覆: 廉價DVD播放機的祕密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忠忠
蠻有意思的http://patlab.digitimes.com.tw/WWWP...s.asp?classes=E


時代不一樣,作法也不同,該篇文章是當時廉價DVD播放機的作法,
現在的搞法與當時又有些不一樣,只不過牽扯太多電子業黑暗面,
故該篇文章現在僅能提供參考,並不代表廉價DVD播放機都是這樣

該篇文章作者在此僅作聲明

忠忠 2003-01-14 10:42 AM

回覆: 回覆: 廉價DVD播放機的祕密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AVexport
時代不一樣,作法也不同,該篇文章是當時廉價DVD播放機的作法,
現在的搞法與當時又有些不一樣,只不過牽扯太多電子業黑暗面,
故該篇文章現在僅能提供參考,並不代表廉價DVD播放機都是這樣

該篇文章作者在此僅作聲明

這又是叫我驚奇了
三個半月能改變多少:confused:

AVexport 2003-01-14 11:42 AM

回覆: 回覆: 回覆: 廉價DVD播放機的祕密
 
引用:
Originally posted by 忠忠
這又是叫我驚奇了
三個半月能改變多少:confused:


這篇文章是半年前寫的,見報後一個月上網,目前科技是以三個月一季論斷
,而半年前寫的文章是以當時往前再推半年以來的現象所寫,您之所以吃驚
是您不知道電子時報的時間流程,換句話說,該篇文章是拿來墊稿用的,否則
這種站在消費者立場的文章豈能即時見報?
電子時報也是私人營利機構,只要是廠商肯花****費,所要的商品文章隔天
見報都得趕稿趕出來,希望您能瞭解。

kouyoumin 2003-01-14 11:53 AM

幾個疑問:
引用:
採用了特殊的音場模擬方式規避掉正統AC-3解碼方法,導致您將機器後面的六個聲道輸出,駁接到支援六聲道輸入的主動式喇叭組合所聽到的音效與真正的AC-3效果有段差距

我覺得這成本會比直接解碼輸出還高
不管幾聲道輸出, 怎樣的音場效果
終究是要全部解出來才能處理..
例如2ch輸出時, 還是得先將5.1ch AC3全解成PCM
混合成2ch(普通Downmix或Dolby Surround Downmix)
最後才D/A輸出

引用:
目前廉價型的全平面電視大部分都具備色差端子輸入的功能,但是電視機內部的色差端子訊號處理電路卻很陽春,甚至傳出有混假的電路,導致影像效果甚至比使用S端子的效果更差

Y.Cb.Cr轉換成RGB很容易, 至少比Composite->RGB. Y.C->RGB容易
有什麼假造方法會比真的色差節省成本嗎?

引用:
就理論上來說,影像清晰度的比較上,1/2D1要比2/3D1來得好,原因在於2/3D1水平擷取點數比1/2D1少了接近一半

Full D1: 720x480 (704x480)
2/3 D1: 480x480
1/2 D1: 360x480 (352x480)
2/3. 1/2指的是與Full D1水平解析度的比例

引用:
廉價型的DVD播放機在讀取DVD影碟片時並沒有採用FULL D1(720 x 480 NTSC)方式播放,而是降階採用2/1D1(480 x 480)

這樣解碼...
DVD有解析度的Scalability?

AVexport 2003-01-14 01:38 PM

幾個疑問:

我覺得這成本會比直接解碼輸出還高
不管幾聲道輸出, 怎樣的音場效果
終究是要全部解出來才能處理..
例如2ch輸出時, 還是得先將5.1ch AC3全解成PCM
混合成2ch(普通Downmix或Dolby Surround Downmix)
最後才D/A輸出

早期以規避權利金為最高考量,要解碼是自然的,但不能與專利相同的解碼方式
來做,否則權利金跑不掉,現在已經有不一樣的解碼方式,而不同於早期一種
解碼方式為了競爭自然降低權利金,所以早期為規避權利金採迂迴作法,這樣比
起交權利金要便宜許多


Y.Cb.Cr轉換成RGB很容易, 至少比Composite->RGB. Y.C->RGB容易
有什麼假造方法會比真的色差節省成本嗎?

在一年前擁有色差的電視機不多且貴,所以有關訊號進入Tunner到訊號放大到
映像管前的線路都以大量生產的整合型IC為主,所以色差輸入反倒成為了
外加線路,固然色差最省成本,但不能僅作使用色差的電視機,就一般電視
訊號而言整體線路還是跑不掉,直到大量生產整合型IC出現色差訊號切入點
後改善



Full D1: 720x480 (704x480)
2/3 D1: 480x480
1/2 D1: 360x480 (352x480)
2/3. 1/2指的是與Full D1水平解析度的比例

這是解碼IC規格書的寫法,我並沒有加入自己的意見去解釋


這樣解碼...
DVD有解析度的Scalability?

處理的資訊量越低,相對運算度降低,製造IC的成本也隨製程不需.18以下而降低
,這就是廉價DVD晶片生存之道,要有高的Scalability自然售價相對提高,
否則高級或專家型DVD PLAYER豈不是沒有賣點?晶片廠商當然以商業利益
為考量,明明相同製程卻硬是區分出能不能處理高流量資料予以定型,這就是
資本主義。知名的燒錄程式NERO輸入不同的序號就會變成不同功能的版本不也是
如此?INTEL明明早可推出.13製程的CPU卻要觀望市場時機放出不同時段頻率
處理能力的CPU不也這樣?同一片CPU晶元上有著數種工作時脈的CPU經測試後
才打上速度能力不也相同
其實從本論壇大家談論BlueSky DVD player就可以看出來,誰家買的可以播放哪
張DVD片,同樣機型那個人卻無法播放等等,打開機殼裡面一模一樣,問題出在哪?
除了零件用料品質不一外,解碼或後處理晶片製造時品管都有相關,這跟CD-R空片
有7-10元一片或是每片5元的二次處理片的原理相同,做為消費者明知要睜大眼睛
卻是霧裡看花,這些關起門的玄機只要是不同電子公司的專業工程師也未必分辨
得出來,大概符合一句俗語:
有燒香有保佑

Casval 2003-01-14 02:35 PM

專利權之授權金是製造者永遠的夢饜:jolin: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09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