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Line Pay Money下台一鞠躬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93251)
|
---|
一卡通除了聯邦不玩,不然噓噓應該還是沒什麼搞頭
Line的子公司連加退出,補上去的就是聯邦 |
不懂這中間的電子技術, 但你看一卡通一路走來兩大模式:
可以打通官方有門路, 然後就是依靠當時合作的夥伴來做事. ... 能不碰就別碰這種. |
不意外,合作的東西本來就不會長久,光誰主導就能翻臉.
|
不喜歡用這種東西,樓主有一千多沒用完,若是一萬個用戶就是一千多萬,十萬用戶就是一億多現金給這些公司在用
|
引用:
「支付」這個詞可是台灣的官方正式的法律用語,這些付款服務業者都得依「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來行事。 |
台灣的電子支付應該都還在燒錢
當初是先用一卡通的電子支付執照 台灣這邊Line Pay只有第三方支付綁信用卡 就互相利用,Line要先上路,一卡通要Line推廣 儲值的錢扣款都到一卡通那邊管 用line pay綁的信用卡消費,則去Line的子公司連加那邊 現在要分家,你儲值錢用完或是乾脆就轉回銀行帳戶 一卡通只要不砸錢,之後分家用戶只會萎縮,畢竟那些合作通路都是Line的 |
引用:
在臺灣社會的「純金融交易的面向」,「支付」這個詞彙本身「『沒有』受詞用字」,通常會在前後再補充字詞來論述。 我個人印象所及的將近二十年前,去銀行櫃台辦理一些匯款手續,在玻璃櫃下方會有給客人填資料的各種制式單據, 單據上都是 付款、付帳、付費 之類的詞彙 「都有受詞用字」。 近十幾年中國大陸的資金開始進入臺灣社會,「支付」這個詞彙就開始出現並替代了單據標題上原本的 付帳、付費 之類的詞彙。 我會認為在「純金融交易的面向」,「支付」就像是一個 話講一半/留一手/玩文字遊戲 的用詞,到底是要支付什麼東西?不知道! 很不合理。 不要哪天,消費者遭遇消費糾紛跟商家求償,結果商家發現拗不過之後,就跟消費者玩文字遊戲來賴帳! |
引用:
支票上很常見「憑票支付」,應該有好幾十年了 引用:
這個可以存回銀行帳戶,我剛剛才把餘額存回去 :laugh: |
引用:
所以如同我前面描述的,有個「憑票」詞彙在支付之前做補充論述, 問題是現階段臺灣社會純金融面向的很多 標題/名稱 的「支付」的前後, 幾乎都沒有補充論述的字句或詞彙,要「支付」什麼東西?在該字串上面看不到。 |
引用:
可以設定支付的時候自動轉帳儲值,一毛錢都不給它們賺。反正現在這些廠商為了拉客戶,到處轉來轉去都不用手續費。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7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