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r3 Innerspace驚異大奇航昨天正式上架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17121)
|
---|
哇:eek: 出了呀!!
又要敗家了>"< 當初好像小學時代看的, 記得當時買乖乖還送電影漫畫哩:) 彷彿回到了童年時代^^ |
女主角較好看說....
|
ㄏㄏㄏ好懷念喔!
不過-聯合縮小軍-不知道什麼時候出ㄛ? |
還有人記得[聯合縮小軍](Fantastic Voyage, 1966).
以前看過錄影帶, 創意不錯, 特效可能很難滿足現代人的眼光了. 以下文章摘錄自葉李華所著"從縮形到微型": http://sf.nctu.edu.tw/award/articles/4.html 隨著科學的進步,科幻逐漸從這類幻想土壤中萌芽,於是早在1887年,便有位英國醫生寫出一本《內在旅行》(Travels in the Interior),描述主角設法將自己縮小,以便進入人體遨遊(沒錯,孫悟空也做過類似的事,不過那並不是科幻)。從《內在旅行》這本書開始,「縮形術」正式成為一個科幻主題。到了二十世紀,這類科幻小說時有佳作,因此很早便成為科幻電影的題材。有史可考的最早一部縮形科幻片是《巨博士》 (Dr. Cyclops,1940),而流傳最廣、影響最深遠的一部,則是1966年出品的《聯合縮小軍》 (Fantastic Voyage)。至於1987年的《驚異大奇航》(Innerspace),只能算是換湯不換藥的一部作品。 《聯合縮小軍》曾經出過電影小說,執筆者正是科幻大師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有趣的是,艾西莫夫後來在一篇文章中,改採科學角度探討縮形術的可能性,結論卻是──絕無可能。他列出的理由全部屬於物理層次,換句話說,即使不考慮任何化學或生物學理論,光是物理學的基本定律,就絕對禁止將活生生的人類縮小。但這是否代表如此的幻想永遠無法成真呢?答案卻剛好相反。 所謂「科幻想像的實現」,並不是指拿著科幻小說當藍本,在真實世界裡建構書中的機關或完成書中的實驗。科幻小說絕非科學論文或工程藍圖,它只是描述一種概念、指出一個方向而已。倘若這個概念有實用價值、這個方向值得嘗試,就一定會有人設法實現──無論最後用什麼方式使夢想成真,都可以算是一種成功。 ![]() |
當時的特效.已讓我看的目瞪口呆!!:rolleyes: :eek:
|
引用:
如同我一開始說的,我的高中生物老師推薦我們也要看這部,現在 看了PromLin的介紹,更加了解原因了. 其實聯合縮小軍這部片印象中高中時期過年期間電視台也曾經播過, 結果後來顧著玩其他事就忘了看,所以我是到現在都還沒看過,遺憾... :( |
華納這片真的值得讚賞
剛剛查一下驚異大奇航 R3幾乎跟R1同一天發行(7月9號) 而且R1也有中文字幕 裡面四種音效,九種字幕 一樣不差 更勁爆的是 R3版竟然連導演講評的音軌都有中文字幕 不推不行!!! |
哇~讚讚讚... 感謝Ken.W.兄提供訊息:D
再推!!!:D |
縮形科幻片這裡還有一部:
Attack of the Puppet People (1958) ![]() Fnac裡找得到,而且只賣50x。;) |
引用:
這部有進入體內嗎? 沒有的話應該不算吧?看樣子應該是類似 "親愛的,我把孩子縮小了"那一種。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50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