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跟不上價格就賣不掉 , 那我找你來幹嘛 ?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93636)
|
---|
引用:
這是工程主管的問題 我們家的工程主管就算面對大單依然面不改色,不向業務妥協就是不向業務妥協 東西出去八成沒問題,但是客戶價格太爛是客戶的事情 但是台商文化就是業務比工程大,這點就是台商的問題 |
引用:
樓主有競爭力又只有樓主在賣,這樣還能給客戶芭樂價成交。 :eek: 這樣不噹業務才怪。 :think: |
引用:
在台灣, 很少公司是全戰力, 大部份靠的是一兩個部門存活 所以台灣公司各部門多少會發生智障事 追朔問題的根源, 大多跟老闆策略有關. |
引用:
真好 我們主管就是小孬孬 業務都愛 沒合約 要我們出勤 還這次先不收錢 下次再收 主管也都孬孬的OK 人我們出 費用我們要吃下 業務就出張嘴做人情就好啦! |
引用:
因為老闆大部分是業務導向(中小企業大部分如此) 多挺業務多偏心願意給業務資源,好堵業務沒業績沒有訂單的藉口 因為沒有訂單沒有營收,公司經營不下去,連未來都沒有的談 所以台商的業務大部分都是很會跟公司要資源,沒業績或無績效時 都是說公司不好 小弟常看到的是 1.一間10人小公司(小組)開了50幾個案子 進度追蹤淪為型式填數字;數字會說話,但是上面喜歡聽謊話 問業務投資報酬率(談不談的成機率), 業務回:不灑樣怎麼知道有沒有機會!?沒灑樣所以我業績達不到 所以開案越越多還怪研發速度太慢跟不上...Orz 2.一直要CostDown(同功能同品質)因為採取以量制價100K 業務:客戶先試樣1K(以100K的價格給客戶);後續這個客戶不要了 再找其它的客戶(還是以100K的價格給客戶) 反怪工程當初價格這麼高所以跟不上市場,現在市場不要了 所以庫存98K不能算在他頭上是工程應面能力慢 3.從ODM變OEM 業務:客戶想要一些新功能挑上公司的現有某型號產品,很接近 可不可以把哪幾個零件拿掉或是修改先送樣掙取訂單 工程回:可以 第一次送樣完後 業務:客戶覺得功能是他想要的但是報價貴 可不可以CostDown換紅色供應鏈!? 工程:可以,但可靠度要重測規格書要修改. 第二次送樣完後 業務:Open BOM給客戶(因為客戶非常有誠意要下單),業務說客戶說我們好幾 個零件跟關鍵零件都太貴要改用客戶指定的,好CostDown到客戶可接受價格 工程:可以,且重算BOM Cost回報給業務 業務:雖然你們很努力可是跟客戶的要求還是有段差距,客戶決定全部採用他們的方案 和零件,你們只要做測試就好 工程:.... |
我兩者都做過, 或者說三方都做過: 做決定/出一張嘴/實際執行.
老實說立場不同一定會爭, 這時候只能套句老話: "啊不然你來做啊!" 況且這一串就看出來台灣人有一個問題點, 都是設備業了, 還只有議價能力? 業務會不會操作/檢驗/判斷/維修/甚至進階到安排生產幫客戶一條龍的服務? 如果不會, 要不是業務沒努力, 再不就是公司沒培養, 最終就是沒這個觀念. 為什麼台灣輸日本? 你去看一看一堆業務: 電控出身, 機械出身, 製造出身. 台灣: 多益出身, 日檢3級出身, 不曉得哪裡撿來的MBA出身, 甚至背景出身. 就是沒專業的~ 連背景(老闆兒子女兒)都能算分, 你說可悲不可悲. 為了原價汙問題會跟這個拿來相提並論? 實在太好笑了, 這好比沒有技術. 好歹, 電腦組裝以及售後服務整個加起來, 另外補上客製化規格才摸得上邊. 設備耶! 我看到這幾層樓都快暈了! 再重複一次: 設備耶! 以為是賣燈泡只要簡單幾個規格插上去就是一定的結果嗎? 那麼簡單要"人"幹嘛? 當然這情況我懂, 台灣嗎~ 不意外. 老闆買設備還是問心腹應該要有什麼價. 這是為何會計跟採購都是老闆心腹的比例為大多數, 能當上心腹肯定懂老闆想CD. 所以呢? 台灣人生意不好做就不要做, 但你要有能力把國外客戶顧好. 我是這樣一路走來且繼續走下去, 老實說雖然也算不上成就, 但過得還可以. 出差去印尼算什麼, 錢拿得多才是實在, 幫外國人工作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我們是為了錢工作, 給不了錢就留不了人, 要罵人可以, 事情你自己解決即可! 比大陸人好多了, 台灣人至少目前還有蠻多人, 如果你以禮相待, 他們也會不好意思. 有本事去大陸不要回來, 所有台商都過去, 看要怎麼處理那邊相對更低落的道德觀. 但說白了, 台灣也朝那個方向邁進, 公司無情, 人員無義還不是下限, 對面已經有結果. 工作如果只剩下KEY IN的功能, 不論是公司或工作者都要好好思考前途在哪裡. 共勉之~ |
PS. 雖然我不是做台積電生意但聽過不少事情, 至少這間公司比較注重專業.
舉例他們的採購好了, 規劃好幾年做多少就是固定, 按部就班確認技術都有跟上. 隨便講講, 為何不趁今年景氣差大量買入做大殺價? 為何不趁某原料年做某些事? 因為他們一定要技術為主, 其餘為輔, 不但作為賣家, 作為買家也依然如此. 除去他們人脾氣有點傲嬌以外, 說真的整個步伐實在算得上難以挑剔的. 議價難免, 但不把議價放第一的客戶才是好客戶, 不要浪費時間在沒價值的客戶. 以品質為主的客戶, 好. 以技術為主的客戶, 好. 諸如此類業務就要配合對方去切入. 以議價為主的客戶, 趁早放棄! |
引用:
太同意了,或是是公司規模的關係。 一兩個部門就能決定整間公司的存亡。 |
也不知道為什麼...大家都知道的事就是決策群不知道?或許真的就只是考量方向不一樣。
因為這些決策者只會考量自身利益,而不是公司利益。 而很多時候,公司有利不見得老闆就有利... 所以跟業務壓價錢就變成跟自己老闆要獎賞的手段,同時也是跟業務要回扣的手段。 這樣想就不會覺得奇怪了... |
引用:
其實很簡單, 台灣的決策群是出問題的時候不用出來面對的, 癥結就在這裡. 如果要面對, 如果要處理, 如果對自己有影響, 不光是口袋而且還包括面子問題. 而且不是能簡單彌補(或轉嫁他人), 那麼我相信不論是誰都會三思而後行.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3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