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註冊率不到3成 大專67校系快滅頂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93603)
|
---|
引用:
台灣一堆老闆不是說台灣沒人才嗎 能從台清交博士班畢業,應該一堆公司搶著要吧 |
引用:
台灣老闆說的是沒「便宜」的人才... :cool: |
![]() 延申閱讀: 410教改,也是民粹? http://blog.udn.com/chiag/8756506 「......1994年六月教育部為回應遊行訴求,召開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隨後宣佈成立「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簡稱教改會),由李遠哲擔任召集人。......」 居然讓一個外行人領導教育改革!那次的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成員,沒有任何一個師院的校長、教授!!!!!! |
悲哀
不生虎子的迷信一直到現在都還存在 2010年我家老大出生,台大醫院都是住單人房,因為虎年生育率低 2012年生老二,最好只有雙人房可住,因為龍年... 不是少子化? 不是專門兒童醫院? 結果還是有種差異存在 |
當年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成員,很多是政客、一些商人、一些是國立大學的校長(高等教育),這些人會考慮到基層教育需要的是什麼嗎?簡單說這個委員會只是一個回應民粹的臨時編組,掌權者的臨時橡皮圖章。
![]() 延申閱讀: 有說臺灣的〈失敗〉教改,首推二大〝功臣〞:李遠哲、史英 http://blog.udn.com/hsingjou18/6421123 |
|
引用:
台、成、清、交是相互競爭, 同一批人一定會同時報考這4家的研究所, 實力好的全都錄取但只會選一所合適的去唸, 其他的就由候補的上, 有些系所會設門檻, 候補不會太多, 少子化後, 連候補都不夠, 這種缺額現象就會很明顯, 而不是考上不去唸 再說, 博士班人數很少才是正常的, 我們那時候(民國七十幾年), 碩士班人數不會超過7個, 博士班不會超過3個, 如果社會需求夠的話, 不過我不反對培養更多的研究生及大學生, 但很遺憾的是, 我們的社會需求沒有增加, 主要原因有二: 1.公司、工廠大量移往大陸 2.產業未升級 第一個無法避免, 第二個卻是我們自己造成 |
引用:
+1 前幾年 Machine Learning 流行的時候, PTT有網友討論 台灣有沒有哪家公司需要這方面的人? 結果是很少 幾乎沒有 還有人去google台灣公司問有沒有做data science的缺? 回答是, 總部有但是台灣沒有 :D 所以...即使你學了新的武器而且武功高強 也未必有用武之地 生科的人搞不好感受更深 :D |
換成國外名校大學博士,應該就會去讀吧
工作機會也多很多,台灣只缺奴隸而已 |
引用:
九十年代開始投入電子業,那個時候看起來一片大好,天真的以為台灣會循著日本發展的軌跡,逐步往更精密、更技術密集的產業升級, 結果後面越來越走向生產掛帥,企業的核心價值只剩cost down和time to market,很少再看出有公司願意投入五年、十年後才成熟的技術, 說台灣是被自己玩死的一點也不為過。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4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