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何飛鵬你是欠人教訓就對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19120)
|
|---|
一般正常行業的Costdown,一直都是從設計上去著手,汽車業上百年的技術,玩的都是這個東西,現在大概沒有多少傳產,可以玩VAVE玩到像汽車業這樣極致的.............
台灣老板老是沒搞懂,要降成本不是從人力,而是從技術去玩,砍人是個快速手段,但是很容易造成企業急速劣化,百年的基業可能因為一次的亂砍人力,公司整個陷入萬劫不復的狀態∼ |
管理學與經濟學 都是事後諸葛
透過事後的分析量化來歸納出一個學理 透過管理學你可以知道為什麼某種管理學能讓一個企業振興 如早期的愛擱卡 克萊死了 後來的會跳舞大象的ibm 但是你無法直接拿這個管理方式應用到自己的企業 甚至反過來說,如果你打算創業,過早了解這些往往是有害的 因為創業初期最重要的其實就是現金流量,什麼管理學都還是屁 過早接觸或是使用一些 組織行為學 或是 市場行銷學等 經營管理手段 甚至是心理學 管理會計 成本會計等... 祇會加速趴而已 |
引用:
當然我也不否認在台灣這種產生模式底下,去精算每一段的成本,從而降低這也是目前最適合 台灣的代工產業,畢竟大部分的利潤都被品牌賺走了,我們所賺的利潤本來就很低 但是如果這種模式套用在其他創意或不是代工的產業這種模式根本就不可行, |
五人工,十人做,零份薪
了不起吧!! 英O爾:協力廠商你不來沒關係,你就等著在市場上消失吧~ |
引用:
我的意思是 在台灣,經營者不需要太去苛求所謂的永續經營 或是以企業為主角的利潤出發點 相反的,如果企業本身要走上市櫃 追逐短期利潤最大化,甚至單純站在經營者自己利益為著眼點的經營策略才是最佳的方案 這在管理學上當然很難說正確,但是透過短期追逐利潤 可以在股價上抓到最大的獲利,然後透過員工分紅,思慕基金,未分配盈餘,轉投資等手段 一個經營者可以賺取最大的利益 講白點,掏乾公司每分血肉,榨乾公司股東權益,這才是我推薦給台灣的上市櫃公司經營者的經營策略,而我很確信,有相當數量的經營者也這樣做 一個經營者,可能一年就可以申報個人公關或是行銷費用,加上公司給予的住房補貼,安全人員,.達數千萬以上的費用甚至更高 加上 董監事酬勞,員工分紅,個人薪資 這些檯面上的 一年撈幾億 檯面下的,透過私人企業與公司的共同投資,或是轉售給公司資產,甚至私人公司當起公司的銷售仲介撈取價差... 公司可能虧數十億,但是經營者賺十幾億,也時有所聞 這有道德風險 但絕對是最佳方案 |
經濟. 統計. 管理. 會計
這四門學問長期以來一直受人曲解 因為他們一直受到有心人士惡意的利用. 為了自己的利益. 宣揚自己的偏見 網路上也常看到一些人自己為高明. 對這些學問嗤之以鼻 認真學習的話. 他們可以幫助你創業. 維持. 永續發展一間公司 但我說的是幫助. 我可沒說完全照著做你就會成功 很多人故意把經濟. 統計. 管理. 會計無限上綱 再說他們沒有用 事實上. 很難有一門學問. 你完全照著做. 就鐵定能獲得成功吧 你完全照著麥可喬丹的打法走. 你就能成為空中飛人嗎? 不過認真學習的話 最起碼可以讓你用正確的眼光來了解這個世界的運作 但我說的是受過正統的訓練 如果是胡亂拿市面上一堆莫名其妙的書. 最後搞死自己 然後說這些學問沒用. 我只能說.早死早超生 |
引用:
no no no! 創業跟維持發展是兩件事情 需要的經營哲學也不相同 創業者需要更多的毅力,果敢,機遇,專斷獨行,堅持見解 很多企業,草創成功後,很多創業者此時都會因為認知到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或是不適合繼續擔任 維持發展角色,而退居二線,改由所謂的專業經理人上場接班 後來所謂的CEO就是擔任此一角色 然後後來又發展出所謂的COO營運長,專職對維持營運這點 讓CEO 更專注於公司營運日後發展策略上 |
名將之所以正確,是因為他最後戰勝了。
如果他落敗,那麼他所作的每一個決策都會是錯的。 反過來說,無論中間作錯多少事,只要最後勝利就可以了。 結論:只要最後勝利(成功),中間的過程是否正確根本不重要。 |
其實台灣有很多的管理者, 根本就不懂基層的工作內容, 他們也不會想去了解,
只會拿數據來看, 看哪裡不順眼就叮哪裡, 常常造成基層挖東牆補西牆, 實際上都是在內耗. |
引用:
這不單是台灣管理者 我目前的公司,就是有所謂的偉大的HR系統,要填寫每年的目標,個人升捱發展 .... 十幾年前,本來這些都是紙上作業,也就是你老闆找你坐下來談,去年的展望與去年整體你的績效評估,還有明年的展望 透過面對面的手段來讓主管與下屬,明瞭去年的績效考核,明年的目標 而粉不幸的,有個偉人弄了HR系統之後,真的變成PAPER WORK! 每週的週報,每季的季報,每半年的,整年度的,你老闆不用找你討論,你自己寫上去 時間到了,自己寫評估,然後你老闆上去看看,往上丟 老外就抽檢,抽到誰誰倒楣,因為上面都是應付而已,一大票東西都是空的 主管不知道去年的展望,跟下屬實際的發展與達成率,下屬不知道什麼是明年要做的,也不知道自己寫的主管是否了解 瞎混 其實沒有國籍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9:12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