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有人在玩比特幣嗎?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08239)
|
|---|
引用:
GJ! :laugh: :D |
比目前的比特幣是一種淘金熱
舉個我看過的經典投機故事 早期美國加州淘金潮(California Gold Rush) 在1848年1月開始,原先有人發現黃金 消息傳開後,大約30萬人從美國和世界各地來到美國加州 初期,探礦者都是用十分簡陋的技術在河裡尋金 後來發展出越來越複雜的淘金技術 而這些新技術後來在世界其他地方也被用上 數以億元計的黃金(以現在的價值計算)被發掘 導致一小部份人成為暴發戶 不過,許多人都空手而回,淘金潮帶來巨大的後果 舊金山一夜之間從一個小村落發展成為一個市鎮 道路、教堂、學校和新的市鎮相繼出現 並制定出一系列的法律並成立政府 導致加州在1850年正式成為美國的一個州 交通方面,蒸氣船發展成為定期服務,也興建了大量鐵路 加州的農業(該州第二大產業)也得到巨大發展 不過,淘金潮也帶來了不良的後果 美洲原住民被攻擊,甚至被趕離他們的土地 大量的採礦亦造成環境破壞 以上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 1. 去淘金的大多數都沒有得到「黃金」 但是賣週邊商品的卻賺到了 例如:賣淘金設備、鏟子、鐵鎚、飲品 或許雜貨店老闆賺翻!? 2.淘金熱帶來了正面的建設與負面的破壞 放在比特幣來說,正面就是已經有許多國家開始承認合法性 甚至未來會有更多的虛擬貨幣崛起 也帶來新的工作型態或工作機會 負面的話,則是短線想要進去玩兩把的人 可能要面臨極大的價格風險 畢竟現在匯率已經來到了1比1145美元 小總結一下 如果想要再靠挖礦去致富,在比特幣上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投機這種事情,往往只有最先出手的人才有機會致富 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要放棄 雖然我們淘不到金礦了,但可以從相關周邊下手 新型的產品出現,背後就代表新型的週邊、新型的服務,新的可能 投機的泡沫終究會有破滅的一天,不管股票、房地產、期貨、還是虛擬貨幣 但是我們還是要持續關注才能從中找到機會 資訊就是這個年代的戰爭 |
小弟關注這個東西很久了,簡單的說真的就跟當初美國掏金熱一樣,挖礦本身並不能賺大錢了,賺小錢還是辦的到.
但是賣挖礦設備的很有機會賺到錢,現在可以用比特幣交易的地方越來越多,然後大家都緊握不放的情況下,短時間內幣值還是會升高.因為比特幣為了避免發行太多變成廢幣,在一開始就已經有做發行數量上逐漸減少的控制. |
真的很像當初歐洲的鬱金香熱...
|
位元幣號稱沒有央行,應該沒有「背後一隻看不見的手」控管發行,萬一忘記密碼、或是遺失等產生之廢幣,理論上應該沒有人可以處理,除非有高權限的網友能以管理者身分介入,廢幣愈多,流通在外數量應該減少。
相反的,若是發行量不斷增加,甚至超過原預計上限(2100萬),或是出現偽幣,影響或驅逐真幣,那就精彩了。 |
引用:
跟我前幾天的看法完全一樣 只有一開始卡好位的能賺錢而已 現在只剩賣周邊的能賺錢了 不過現在除了礦機之外我還看不出有啥能靠bitcorn賺錢的 |
引用:
賣挖礦機的 為何不自己挖?? 還賣給別人挖 |
引用:
你喜歡打牌, 我就賣麻將/撲克牌給你, 你會不會贏錢我不知道也不在意, 但我是肯定賺的. 挖礦在BTC是一個零和遊戲, 每日發行量固定, 今天假設有10000人在挖, 也假設他們的 運算力都一樣, 若每日只發行100元, 每個人就得0.01元. 故 人越多越難挖, 加上日發行量 未來也會漸減, 總量最終趨向恆定(2100萬) 軍備競賽也會越來越高檔次, 怎麼看都是負向的循環, 分配到的幣連電費都負擔不起, 商人夠聰明當然不會自己跳下來淌這渾水, 要挖的趕快賣機器給他就好了呀~ |
當擦鞋童都在問這東西怎麼買賣時,就表示這東西已經炒過頭了,不能再碰了!
|
引用:
那是舊世代的挖礦機 那種的雖然比顯示卡GUP強很多,但跟新世代的挖礦機一比就輸多了 就像上面說的,連電費都付不出 現在要挖礦 就要投入最新型的,瓦特算力比極高的 可能的話,把設備移到中國去架設,因為中國的電價世界第1低 這投入門檻太高了,一般投資者玩不起 所以與其把資金投入挖礦機 不如研究挖礦機製造商的股票 淘金熱,不一定只有淘到黃金的才能賺錢 目前在注意幾個歐洲晶片設計商的動態 有些已經跟台灣在研發次世代的20nm與16nm的晶片 研發成功與否,可作為將來該晶片公司股票市值的參考 |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5:32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