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溫室氣體與全球暖化的非主流觀點: 氣候創造歷史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81480)

藍色&憂鬱 2012-09-04 12:35 AM

引用:
作者GIRORO伍長
怎麼會沒有人口膨脹問題…… :jolin:
物價上漲的問題…… :jolin:
...
兩百分送給你

GIRORO伍長 2012-09-04 01:32 AM

引用:
作者藍色&憂鬱
兩百分送給你



我想這些也只是一種統計數據
就像不是代表人口數到了5500萬一定會發生動亂

除了政體上的腐敗
黃巾之亂起於宗教組織、安史之亂起於地方割勢力
當然科技進步和長期和平也可能是人口突破原因之一

如宋代人口就輕易突破5500萬,而達8000萬之數
乾隆對人口超過想像的增長
那就的確有記載:他有在擔憂這方面的問題

相對漢、唐、宋、清,明朝反而是異類


因為它的基本國策精神不是擴張、而是緊縮
所以終其一朝人口數都在4000萬到6000萬之間
明太祖制定百姓不得隨意遷移,變成北方地廣人稀、南方地狹人稠
開發資源嚴重受制、明朝中後期南方人口增長下
餵不飽的人民開始離開故土求生、變成不受政府保障的流民

(這種作法是不是很像某位網兄主張的環境論調)

但明朝百姓有過得比較好嗎 ? 就我的感覺…相對是比較慘的
北方沒有開發,物資只能大量由南向北送
南方不止負擔很重,運送過程還會浪費大量物資

政府方面常常沒錢調用物資
連後期連北方軍隊對抗後金的薪水都發不出來
更別提救濟西北災民

GT500 2012-09-04 01:47 AM

無法佐證不代表假設不正確
愛因斯坦當時提出的一些物理假說也得需要等到科技更發達時才有辦法印證
但事實上是 形成煤,石油的過程,耗費地球數千到億年
這些能源都可以說是太陽能得一種轉換儲存方式
但我們在短時間內大量消耗使用
並將這些累積在地底數千到數億年的碳釋放出來.....
石化工業擁護者當然是說沒影響的
反正等不到直接證據...

GT500 2012-09-04 03:05 AM

引用:
作者GIRORO伍長
我一直搞不懂發熱有什麼不好
難道要像南北極冰天雪地才算合格

氣候溫暖、有助動植物生長旺盛
作物產量可以加快增量
講天災、天災年年都有
也根本不是沒有工業就不會有天災的問題


有像你講的那麼簡單就好了
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至今只有地球還能保有這樣生氣蓬勃的生機
而金星 火星卻沒有 金星質量的物理條件還跟地球相似
沒有適宜的溫度來提供穩定的大氣循環
一堆蒸發旺盛的水氣散布大到氣中凝結成雲,如果反倒讓日照減少,還要加上其他溫室氣體
那植物又要如何茁壯生長,我們雖然知道植物在高溫的環境下能較快速的生長
但基本上仍然不能脫離陽光空氣跟水........

溫度升高還會造成什麼影響,氣候帶移轉 疾病的增加 生物的滅絕 家畜繁殖的減緩 水文地貌跟人類的生活作息都會受到影響........

weirock 2012-09-04 09:26 AM

引用:
作者GIRORO伍長
我想這些也只是一種統計數據
就像不是代表人口數到了5500萬一定會發生動亂

除了政體上的腐敗
黃巾之亂起於宗教組織、安史之亂起於地方割勢力
當然科技進步和長期和平也可能是人口突破原因之一

如宋代人口就輕易突破5500萬,而達8000萬之數
乾隆對人口超過想像的增長
那就的確有記載:他有在擔憂這方面的問題

相對漢、唐、宋、清,明朝反而是異類


因為它的基本國策精神不是擴張、而是緊縮
所以終其一朝人口數都在4000萬到6000萬之間
明太祖制定百姓不得隨意遷移,變成北方地廣人稀、南方地狹人稠
開發資源嚴重受制、明朝中後期南方人口增長下
餵不飽的人民開始離開故土求生、變成不受政府保障的流民

(這種作法是不是很像某位網兄主張的環境論調)

但明朝百姓有過得比較好嗎 ? 就我的感覺…相對是比較慘的
北方沒有開發,物資只能大量由南向北送
南方不止負擔很重,運送過程還...


那個年代有現在的水利工程嗎?

那個年代的人力~有辦法改變一個區域的氣候嗎?

區域不用大~我們拿長江大壩對其上下遊整個的改變就好了

而那個年代的運輸跟現代的運輸又差了十萬八千里了

現在一定要xx比雞腿嗎...

GIRORO伍長 2012-09-04 09:52 AM

引用:
作者weirock
那個年代有現在的水利工程嗎?

那個年代的人力~有辦法改變一個區域的氣候嗎?

區域不用大~我們拿長江大壩對其上下遊整個的改變就好了

而那個年代的運輸跟現代的運輸又差了十萬八千里了

現在一定要xx比雞腿嗎...


有比較先進的技術,不代表有比較好的效果

我說過環保不是健康體操,有做就會有效果
方向錯誤只會適得其反,越弄越糟、得不償失




某方面來說、宋代的水利工程比現代更完備
很多地方可以數年不畏旱澇,天災影響層面相對比其它朝代少得多
即使連現在中共都輸一大截

而宋代經由開發除了擁有最強的經濟,還有豐富的儲備能力
這是宋太祖的國策之一,便是天災災民可以從軍吃飯
不至加入造反行業

明代就沒辦法了,開發緊縮的國策
連自己本身的軍隊都快養不起了,哪來的物資去供應更多民變軍吃飯
不讓其再造反搞破壞

所以面對天災,最重要的是國家儲備和救災動員能力
現在那票人搞的碳制度,明顯是在浪費儲備金錢又不知效益在哪邊

weirock 2012-09-04 09:55 AM

引用:
作者GIRORO伍長
有比較先進的技術,不代表有比較好的效果

我說過環保不是健康體操,有做就會有效果
方向錯誤只會適得其反,越弄越糟、得不償失




某方面來說、宋代的水利工程比現代更完備
很多地方可以數年不畏旱澇,天災影響層面相對比其它朝代少得多
即使恐怕連現在中共都輸一大截

而宋代經由開發除了擁有最強的經濟,還有豐富的儲備能力
這是宋太祖的國策之一,便是天災災民可以從軍吃飯
不至加入造反行業

明代就沒辦法了,開發緊縮的國策
連自己本身的軍隊都快養不起了,哪來的物資去供應更多民變軍吃飯
不讓其再造反搞破壞


過去是順應天命

現在是人定勝天

先搞清楚差別

GIRORO伍長 2012-09-04 10:04 AM

引用:
作者weirock
過去是順應天命

現在是人定勝天

先搞清楚差別



人定勝天…很簡單,錢拿出來不計代價狂砸就成

為了防921災害,台灣所有房子興建耐震度全部拉到10級以上好不好
防止311強震的水災,臨海建物地基需比海平面高50公尺好不好

哪來這麼多錢去搞這種工程 :jolin: :jolin:

勝得過才有鬼

EAC212 2012-09-04 10:08 AM

每年幾次颱風登陸都算不太準了....
雨量大一點不是淹水就土石流了.....

FD3STYPER 2012-09-04 10:11 AM

引用:
作者weirock
過去是順應天命

現在是人定勝天

先搞清楚差別


勝不了, 不要挑戰地球這個系統, 她自己會調整.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40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