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潛艦國造??別鬧了.....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48249)

old2chang 2009-04-16 11:22 AM

引用:
作者marinese
讓這個退伍海官畢的說話下
http://udn.com/NEWS/OPINION/X1/4835321.shtml

再引述一段網路文

據退役的潛艦軍官表示
以他當年在劍龍潛艦上的親身經歷,一條管線出現「砂眼」,
在廿公尺深度時,水就像打開水龍頭一樣,但在一百公尺深度時
,水就像瀑布一樣的狂瀉,「如果是在潛航時,承受水壓的壓力殼忽然裂開,那簡直不敢想像。」



要造當然沒問題! 國家要丟出去的代價可以到那邊 政府自己要先清楚
(時間金錢與安全)

不是愛唱衰~
F5E-->AT3--->有前面的能量技術累積才有 IDF

你要中船從潛艦的新手水準直接跳級造艦也OK
誰不樂見本國國防技術的突破 ~
但不是直接跳級造大艦做大事澎風這樣稿的呀

語此 只想未來新潛艦官兵的危險加給 別忘了筆安家費就好 :stupefy:

一條管線出現「砂眼」,這代表品管出現問題,因為砂眼用X光可以檢查出來,只是所有零件都要這樣品管,成本會翻2番

軍事裝備如果不能外銷,必須要有這是不得不花的心理準備,因為成本必然偏高

VF-19 2009-04-16 11:31 AM

奇怪了......為什麼大家沒人想到
潛艦國造能創造多少個就業機會與相關產業.....

以海軍想買的潛艦數量為例(算6艘,不要算8艘)
每艘的製作時程大約2年(這算真的很快的......)
全部造完都要12年了,第一艘下水的服役時間也超過10年

以一艘潛艦所需人力60~80人(新潛艦大多都這個數字)
60x6=360人(艦上人數)

製作期程造船廠增聘人數
焊工=10~20
組裝=10~50
線束=30
吊掛=10
噴漆=30
品管=5
軍方品管=海軍自己出人
後勤料件採購=10~20
=====================
總計=105(我都用最少的數字去算,實際上可能會多會少天知道!)

這還不包括整批潛艦造完必須要留下來的維修人員
想想看......這105個人可吃保證吃12年的飯,外加艦上官兵人數
這一口氣就創造出465人的工作機會

還不包含後勤零組件或次系統.......等等等相關零件的廠商

各位如果想要有更多工作機會,拜託別再說不造船了!
可以撈12年!
月薪至少3萬以上起跳,這工作好的很~~~要是我也讚成啊...
(105人造艦薪水=315萬0000/每月;3780萬0000/每年;12年後=4億5千360萬0000)

以人事費用來說!便宜啦~

BLUESKYVFX- 2009-04-16 11:37 AM

引用:
作者VF-19
奇怪了......為什麼大家沒人想到
潛艦國造能創造多少個就業機會與相關產業.....

以海軍想買的潛艦數量為例(算6艘,不要算8艘)
每艘的製作時程大約2年(這算真的很快的......)
全部造完都要12年了,第一艘下水的服役時間也超過10年

以一艘潛艦所需人力60~80人(新潛艦大多都這個數字)
60x6=360人(艦上人數)

製作期程造船廠增聘人數
焊工=10~20
組裝=10~50
線束=30
吊掛=10
噴漆=30
品管=5
軍方品管=海軍自己出人
後勤料件採購=10~20
=====================
總計=105(我都用最少的數字去算,實際上可能會多會少天知道!)

這還不包括整批潛艦造完必須要留下來的維修人員
想想看......這105個人可吃保證吃12年的飯,外加艦上官兵人數
這一口氣就創造出465人的工作機會

還不包含後勤零組件或次系統.......等等等相關零件的廠商

各位如果想要有更多工作機會,拜託別再說不造船了!...



如果欠pm .我想去. :D

夜鴞 2009-04-16 11:43 AM

引用:
作者VF-19
奇怪了......為什麼大家沒人想到
潛艦國造能創造多少個就業機會與相關產業.....

以海軍想買的潛艦數量為例(算6艘,不要算8艘)
每艘的製作時程大約2年(這算真的很快的......)
全部造完都要12年了,第一艘下水的服役時間也超過10年

以一艘潛艦所需人力60~80人(新潛艦大多都這個數字)
60x6=360人(艦上人數)

製作期程造船廠增聘人數
焊工=10~20
組裝=10~50
線束=30
吊掛=10
噴漆=30
品管=5
軍方品管=海軍自己出人
後勤料件採購=10~20
=====================
總計=105(我都用最少的數字去算,實際上可能會多會少天知道!)

這還不包括整批潛艦造完必須要留下來的維修人員
想想看......這105個人可吃保證吃12年的飯,外加艦上官兵人數
這一口氣就創造出465人的工作機會

還不包含後勤零組件或次系統.......等等等相關零件的廠商

各位如果想要有更多工作機會,拜託別再說不造船了!...

我沒有一技之長,什麼爛缺都無所謂
做到死直接抬去種.... :stupefy:

VF-19 2009-04-16 11:47 AM

引用:
作者P&W
就我接觸的廠商來說,很多有本事的廠商,壓根不想賣台灣,原因大概有市場太小、要求太多、專業太少、嘴炮太多等等,當年接觸中鋼的時候,中鋼就是那種態度沒錯,一個是量有沒有,另一個則是不想負責,技術上倒從來沒聽他們說做不到,真的不要小看自己人,台灣對於世界是很有影響力的,也不要小看他人,特別是大陸,像是最近的山寨手機,總有一天手機大廠會被這些人打到七暈八素∼∼


沒錯!看看民航局開的適航缺點就知道了......
連國外的製造商都搖頭啊~ :unbelief:

VF-19 2009-04-16 12:08 PM

引用:
作者八豆妖
好像都沒人看這篇, 轉貼出來...
看了才知道我們還有長榮超合金鋼廠.

不過業內人講話, 我覺的還有可信度, 至少比我嘴砲強... :laugh: :laugh: :laugh:

-------------------------------------------------
>==>關於日人看爐火, 這是二手消息! 不過是從一位親戚和另一位朋友得知.
> 練鋼我不懂, 但我看太多模具工廠, 其模具原料or模桿都是日製, 日本雖然不產鐵,
> but其練鐵技術不賴. 台灣的材科, 相信大家都很清楚, 中鋼練的是什麼鋼?我不知道
> 但一定不是精密工業所需. 工業上很多技術都是靠經驗,
>台灣基礎工業依賴日本的程度
> "非常"高, 雖然他們也是仿別人的基礎, 但其更上層樓的技術是他人不及的!

如果你不確定中鋼是僱用日人看爐火, 那就不要在網上亂說.
對中鋼的人是一個大傷害.
中鋼我去了不下二十次了,
都是帶客戶進去參觀或是與中...


看了此篇,真的超級感動.......
這真的是業內人士寫出來一針見血的好文啊!
很久沒看到這種好文章了,我自己也受教許多

煉鋼產業絕對不是一兩天就能出名
很多配方的資料與溫度曲線圖甚至要用性命去守護
那些資料可以稱的上是國家寶藏

各位別看高職時學的那鐵-碳平衡圖的曲線
這在1940年代,在各國都還是要用保險箱鎖起來的機密資料勒

cwz1116 2009-04-16 12:14 PM

引用:
作者SUNGF
計畫要8台

1台造個兩年

哪個造潛艇的國家同一型號可以造8艘以上(除了德國和俄國)

要是德國209潛艇 只用一條生產線(ps沒聽過造船用生產線這種說法)

現在世界上209潛艇的數量大概生產到24世紀還沒交貨完畢.


:laugh:

美國造了18艘俄亥俄級潛艦及62艘洛杉磯級潛艦
俄亥俄級潛艦
洛杉磯級潛艦

oldgame 2009-04-16 12:36 PM

造潛艇喔,我用軟體可以算出所需鋼板重

假設造3m直徑,15m長度的壓力容器,受壓力20ATM(水下200公尺)
使用半球型頭所需厚度最小為30mm,圓桶厚度64mm,很抱歉,台灣沒有捲這麼厚鋼板的捲板機。(台灣那家可以捲100mm以下的鋼板麻煩介紹一下,不然別再發嘴砲了)

當我沒看過discovery所介紹美國造潛艇用的捲板機喔(可以捲300mm鋼板,真猛)

petro 2009-04-16 02:26 PM

主要日韓台屬於美國附庸 不給自製武器吧
否則日本會做不出戰鬥機嗎

SUNGF 2009-04-16 02:45 PM

引用:
作者oldgame
造潛艇喔,我用軟體可以算出所需鋼板重

假設造3m直徑,15m長度的壓力容器,受壓力20ATM(水下200公尺)
使用半球型頭所需厚度最小為30mm,圓桶厚度64mm,很抱歉,台灣沒有捲這麼厚鋼板的捲板機。(台灣那家可以捲100mm以下的鋼板麻煩介紹一下,不然別再發嘴砲了)

當我沒看過discovery所介紹美國造潛艇用的捲板機喔(可以捲300mm鋼板,真猛)


台灣在建12寸晶圓廠前.沒有12寸廠設備本地製造商.現在還是沒有.

所以現在台灣的12寸晶圓廠是嘴砲.不存在.



:stupefy: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8:55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