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科學家:太陽要睡了,「小冰河期」來臨...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037247)

不笑的老K 2014-01-23 02:49 PM

引用:
作者idemon..
…溫室效應最大的獲利者不用說就是那個高爾了…
 等等!高爾賺了多少?俺也想分一杯!! :eek:

idemon.. 2014-01-23 02:53 PM

引用:
作者不笑的老K
 等等!高爾賺了多少?俺也想分一杯!! :eek:



你用google一下就有一堆料了、你可能做的半死沒賺不過他一場演講
還有人消遣他將成為全球第一位「碳億萬富豪」
====================================
高爾投資加州「銀泉網絡公司」就是個典型例子。紐約時報3日報導,這家公司生產可提高電力輸送網效率的軟硬體設備,去年向高爾合夥經營的一家創投基金尋求7500萬美元的資助,高爾同意投資,還擔任不支薪的公司顧問。

美國能源部上星期推出總額34億美元的智慧型電力輸送網補助計畫,銀泉網絡獲得其中5億6000多萬美元,將近整筆款項五分之一。光是這項計畫,就讓高爾在未來幾年可望賺到去年投資金額的好幾倍。

批評者認為,高爾將因為政府推展他極力鼓吹的政策而獲利,將成為史上第一位「碳億萬富豪」。

不笑的老K 2014-01-23 03:04 PM

引用:
作者idemon..
…高爾投資加州「銀泉網絡公司」就是個典型例子…
 兩點評論:

  一、這家是未上市,講了也是白講,不得其門而入嘛! :nonono:
  二、人家卸任之後才投資的,投資時還大方跟大家講,合情合理合法,誰也拿他沒皮條。 :think:

idemon.. 2014-01-23 03:23 PM

引用:
作者不笑的老K
 兩點評論:

  一、這家是未上市,講了也是白講,不得其門而入嘛! :nonono:
  二、人家卸任之後才投資的,投資時還大方跟大家講,合情合理合法,誰也拿他沒皮條。 :think:



真正賺錢的東西、麻都是獨資,難道你賺錢還會願意分人來賺嗎?

重點不是卸任、而是利益迴避原則
不然別人怎麼會知道你是真的為了環境在不計代價奮鬥
還是只是炒作假議題來謀利

不笑的老K 2014-01-23 03:29 PM

引用:
作者idemon..
…利益迴避原則…
 利益迴避原則只在有「以權謀私」的可能時才成立,人家卸任後就是個商人,商人「老王賣瓜、自賣自誇」理所當然,您不管用哪條法律都管不到,不是嗎?

酢醬麵 2014-01-23 03:35 PM

引用:
作者idemon..
又牽拖到情報問題...

說得好似後金發生什麼事,探子一通電話就能傳到東江>明>蒙古,天涯無遠弗屆.

朝鮮東江要行船,蒙古要跑馬,情報還要再三確認,否則妄動兵馬誰也擔不起.
那年頭更沒24小時戰備,不是一聲令下就能糧草備齊,部隊立刻集結出發.

要是明蒙古朝鮮各方都沒難處,能全力配合,那就不會是弱弱聯合湊一起取暖了.

009 2014-01-23 03:40 PM

真是太歡樂了, 主題是講小冰河期, 扯到袁崇煥....會不會扯太遠了.. :shock:

skyhuan101 2014-01-23 03:48 PM

孫、袁二人的作戰方式最後雖然失敗(明朝滅亡),
可是要判斷他們的作戰方式是否就是錯誤,也很難說,
或許不採他們的作戰方式,明朝滅亡的更快也說不定。

眾所皆知,清兵的平均單兵作戰能力是遠勝明兵的,
而且紀律、士氣,清兵亦遠勝明兵(觀乎史料,努爾哈赤用兵極嚴),
簡單的比較,就如同一般人去和職業軍人打仗相差無幾,
在孫、袁多次見識到野戰時,明兵一見清兵,部隊就潰散之情形下(廣寧之戰尤是經典),
他們建城抗禦的作戰方式,只能說是不得不的方式,
真有百戰雄兵,誰想困坐愁城?
野戰不行只能守城,這是很現實的問題,
孫、袁為什麼會邊建城邊大量徵兵、練兵,
就是想練出一批不怕和清兵打戰的兵,
可是清兵給的時間實在太少。

我個人是覺得孫、袁的作戰方式基本上是可取的。
可是只有打出來的兵,沒有練出來的兵,
清兵愈打愈強,愈打愈多,
明朝如果是和清兵正面作戰,清朝滅明是必然,
反而採孫、袁的方式,一直建城,緩慢縮小後金的腹地,
讓後金養不起那麼多兵,攻城攻不破,又沒得吃,
最後只好餓死,是正確的作戰方式。
就像一般人再怎麼練,都很難打贏一個武術高手,
可是可以想辦法讓對方沒飯吃,這是一種方法。

alsr 2014-01-23 04:11 PM

引用:
作者megag5
一般來說這種話題是扯到歐洲工業革命跟美國一戰二戰的工業起飛...
扯到明朝滅亡原因還是第一次看到. :laugh:


事實上因為天氣變得嚴寒,所以更北邊的遊牧民族更是會因為乾旱而南下瘋狂搶劫,如果一個朝代體質不良的話,那就會導致最終的滅亡,明朝就是如此。

idemon.. 2014-01-23 04:13 PM

引用:
作者酢醬麵
說得好似後金發生什麼事,探子一通電話就能傳到東江>明>蒙古,天涯無遠弗屆.

朝鮮東江要行船,蒙古要跑馬,情報還要再三確認,否則妄動兵馬誰也擔不起.
那年頭更沒24小時戰備,不是一聲令下就能糧草備齊,部隊立刻集結出發.

要是明蒙古朝鮮各方都沒難處,能全力配合,那就不會是弱弱聯合湊一起取暖了.


你這種論調不是自打嘴巴嗎?
你也知道因為訊息沒有辦法傳這麼快、一個人的能力也有限


所以明朝各地才會有代理人,像督師、經略這種全權負責的高級官員
結果你的論調在遼東的失敗當地的最大主管袁崇煥不用負責
反道全是遠在北京、還得管李自成、全國天災崇禎的錯

若不是古代訊息沒有辦法傳這麼即時
怎麼袁崇煥有辦法捏造後金有二十萬的人假情報來混淆中央判斷

最少在寧遠之戰中央還能知道後金準備反攻、提早下令前線軍民撤退
袁崇煥反倒是後金繞這麼遠的路,都打到北京城下了、還渾然不知

不是反倒顯袁崇煥無能


還有孫袁兩人每年在遼東扔五百萬兩丟進水裡都不痛了
包含耀州三十萬石糧草都可以送給後金搶
結果你在跟我講他們會節省物力、不能亂動,你是在跟我講笑話嗎?


然後麻煩你搞清楚一下、孫袁兩人那種搞法正是二十四小時搞戰備
才讓明朝花這麼多錢、當時李魯生就在質疑了
==========================
兵科給事中李魯生言:
從古征戰未有陳師境上數年不進者,亦未有去敵既遠虛設十餘萬之眾坐食自困者,有之則守戍之眾而非進取之旅也。
戰守機宜專決於外,臣何敢遙度。
但戰則有戰法,秣馬厲兵,簡卒剋乘,刻期舉事,即有大費,可期永省。
守則有守法,遠斥堠,固營壘,高城深池,屯田積穀,以待事會。
兵不須眾,馬不須多,庶堪持久。
今以十四萬之眾,歲費六百萬,雖言唯敵是求,其實百事不辦,戰固未能,守亦羞稱,虛糜自弊而不虞其後,臣所為中夜徬徨,當食廢著也。
樞輔當審時度勢,知彼量己。可戰則用戰法,可守則用守法。
==========================


結果養了這麼多兵又不打
自然有人會吃空額,朝廷查帳就會出問題
結果遼東軍的馬世龍為了掩蓋這件事(和後金開戰)
才和各懷鬼胎(想回北京)的孫承宗發動耀州之戰
下場輸得一塌糊塗、還引來了後金報復,種下了寧遠之戰的前因

這些事都是一條一條有前因後果的、一件接一件發生
你到底懂不懂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1:41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