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系統組件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9)
-   -   劍指i7:AMD推土機型號、詳細規格首曝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923308)

eegf 2011-03-19 09:43 PM

引用:
作者dabochi
其實沒那個意思說不能討論啦
只是上次被Barcelona的煙霧彈騙到
本來還滿心期望他至少能壓住中階的Core2架構
結果後實際資料出來之後才發覺到Barcelona的架構並不適合桌面應用
跟AMD事前的宣傳差距也頗大...

而且這次架構的變動比起Barcelona更激進
看起來更像一顆專門給伺服器用的CPU
所以才這麼保守...

所以大家一起來觀望等二代吧 :unbelief:

以目前的資料來看就算效能OK
功耗也一定打槍 :unbelief: :unbelief:

pepd65 2011-03-19 10:00 PM

引用:
作者dabochi
其實沒那個意思說不能討論啦
只是上次被Barcelona的煙霧彈騙到
本來還滿心期望他至少能壓住中階的Core2架構
結果後實際資料出來之後才發覺到Barcelona的架構並不適合桌面應用
跟AMD事前的宣傳差距也頗大...

而且這次架構的變動比起Barcelona更激進
看起來更像一顆專門給伺服器用的CPU
所以才這麼保守...


好奇看了一下A社的前CEO背景
以前好像是在DEC專門搞Alpha處理器的
難怪如此重視伺服器市場

據說因為誤判行動裝置市場而辭職?
不知道是不是另有內幕... :confused:

physx 2011-03-19 10:44 PM

引用:
作者eegf
所以大家一起來觀望等二代吧 :unbelief:

以目前的資料來看就算效能OK
功耗也一定打槍 :unbelief: :unbelief:


前面就說過了

CPU一代出來就沒力的,後面就不用再期待了,怎麼改都是枉然 :unbelief:

原本我還在期待AMD能不能用推土機架構做一個單模塊的"超級雙核心"

L2+L3=10MB 時脈預設4.2GHz/Turbo 5.2GHz TDP 95W,然後賣6K我可以考慮捧個場買來玩一下 :laugh: :laugh: :laugh:

K8FX 2011-03-19 11:52 PM

其實單緒效能對桌面為什麼重要!

還不是為了要玩GAME!而GAME支援超過雙核以上的還是少數!
(其他重量級應用都支援多緒倒是影響不大)

PII當初得利於45nm才能塞下L3=6MB的快取追上Core 2
堆土機領先PII不少部份也來自於32nm呀!
(假如AMD用45nm來做4M8T耗電量應該也要破表了吧)

畢竟INTEL有三個團隊輪流設計,又有製程優勢,不像AMD單一團隊要搞新核心又要改良舊架構!

airitter 2011-03-20 01:40 AM

引用:
作者K8FX
其實單緒效能對桌面為什麼重要!

還不是為了要玩GAME!而GAME支援超過雙核以上的還是少數!
(其他重量級應用都支援多緒倒是影響不大)

PII當初得利於45nm才能塞下L3=6MB的快取追上Core 2
堆土機領先PII不少部份也來自於32nm呀!
(假如AMD用45nm來做4M8T耗電量應該也要破表了吧)

畢竟INTEL有三個團隊輪流設計,又有製程優勢,不像AMD單一團隊要搞新核心又要改良舊架構!

前面資訊
功耗4M8T有兩款125W和95W不知道真的假的就是了

plue2100 2011-03-20 11:50 AM

引用:
作者K8FX
等等一定有人說K8PR灌水,因為PR是對上單核P4標示的
2.2G單核3500+,雙核4200+,後面P4根本不是對手了! :jolin:

我覺得AMD當時採PR值標示是個不得不作的方式

那個Athlon64 3000+的年代,確實是能吸引到不少的目光

時至今日,老架構只能純靠「」脈硬拼的現在

手邊的Prescott 3GHz和Venice 3000+相較之下

3GHz的耗能/效能廢歸廢,3000MHz還是能加減作些事

1.8GHz動不動就滿載、Lag實在很痛苦 :nonono:

jones186 2011-03-20 01:11 PM

引用:
作者physx
有兩件事想說

(1)贏2600K本來就不是翻盤,而是最基本該有的程度(前面偶不該用翻盤來形容..)

core i 二代已經從一代的4C8T進化到8C16T了

以前i7-920是頂級四核賣9K,超頻拉上去效能就跟旗艦級USD.999的i7-965一樣強了

可是現在是中階2600K就賣9K,中高階的6C12T、8C16T都還沒出來,這兩顆效能是2600K超不到的

大家都太看得起2600K了,這顆叫i7的根本就不是intel的高階CPU

(2)電晶體的效率已經到極限

從C2D > core i > core i二代這段看來,同時脈單線程性能可以說是遇到了某種程度的瓶頸

幾乎已經到了只能靠緩存跟時脈硬撐上去的程度,5年來只進步了30%左右,相信Haswell也沒辦法繼續在單線程上有所突破

而在單線程瓶頸這麼明顯的情況下,AMD若還是達不到這個程度,真的該檢討了...

P大的單線程瓶頸是從GAME的角度來看的吧? 也可以說是顯卡瓶頸才是

再過個一年再來看測試文章就看的出來,跟二代跟一代i7差距才是

就像1代i7剛出時跟core2比,大家都說沒進步,一年後差了多少就是了 :)

因此我推論推土機剛出時,初期的測試也是參考就好

顯卡的進步,軟體的支援,都是變數 :P

tabris1025 2011-03-20 07:43 PM

:)
回想起來到底在哪個時候開始對AMD有興趣?
那時剛剛拿到電腦報價單
P4
Celeron
Athlon XP xxxx+(雷鳥B)
...
好奇之下開始查
原來XP的價格幾乎=賽揚...但是效能逼近P4
第1次入手是Athlon XP 2000+
當時好像版子不穩 (也傳出Remark CPU)---(溫度也是頗高)
1星期當機2~5次 是家常便飯
後來老哥受不了賣了~~改成賽揚2.2G (FSB400 快取128K 130奈米)那顆

後來就延伸到進入大學(2006年)~買了自己的電腦(Athlon64 3200+)AM2 90奈米那顆
老哥很好奇到底性能+穩定度怎樣(他對於以前XP狂當機還是有陰影)...
在1個星期的燒機測試加上他看溫度(32~36度) 再加上當時P4(90奈米噴火龍)
老哥決然的買了新的電腦 2核心 3800+(目前看來情況也還不錯)
到最近我看到了我的AM2主機板...更新BIOS居然能支援到現在45nm的4核心(2010.10月底)
看著報價單上的3核心(2000$有找 = =)...於是買來用感覺差距真大
( :ase 當然阿 你從1核心--->3核心 :agree: )
由於老哥有1部分的工作需要24小時不關機的電腦(之前拿賽揚2.2撐 ; 3800+自己用)
我把退役的K8 3200+給老哥~買片2手主機板目前也是順利的運作中 :laugh:
=========================
目前親友要組電腦(基本上都是打線上Game)
我都推薦AMD3~4核心 (老實說夠用了) :laugh:
希望AMD這次的推土機能有機會拉近之前的差距
讓消費者有便宜大碗的好U能用 :hungry:
(出雙核心我買單核~出6核心我買3~4核) :ase

pili70195 2011-03-21 01:04 AM

引用:
作者盜鐵人
我有一個問題
用8核心是不是工作管理員也會出現8個核心的畫面??
完全不敢想像以後打開工作管理員核心畫面佔滿整個螢幕 :laugh:



讓你想像一下


iabuw 2011-03-21 11:02 AM

引用:
作者盜鐵人
我有一個問題
用8核心是不是工作管理員也會出現8個核心的畫面??
完全不敢想像以後打開工作管理員核心畫面佔滿整個螢幕 :laugh:


這東西P4就有了(HT到2顆核心)
工作管理員出現8核心早在上一代i7的4C8T就出現過了,有啥好大驚小怪
核心看起來很多又不能當飯吃,看看就好,這幾年單線程效能提升有限,只能靠HT撐撐場面
除非軟體支援多核速度加快,不然這些都是爽度罷了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03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