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顯示設備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9)
- - [閒聊]有多少排韓的人呢?讓我們調查一下吧...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24221)
|
---|
引用:
.............:jolin: |
引用:
唉~唉~還真是個自以為是的人啊,動了肝火而開始謾罵的人,居然說別人方寸已亂,可笑可笑 哪裡,你品味更高呢,懂得欣賞三流品質,一流價格 |
++++1
|
:think: 無聊的口水戰...很好玩嗎?
有誰自認都沒錯的? 這主題不是讓自己人打來打去的 而是要大家知道韓國的做法錯誤.不可效法.要作為借鏡.避免爭端 世上本來就有許多想法的人們共存.思想的交流是好事.但爭執是無意義的 要能接納他人的想法.修正自身的缺失.提出錯誤的地方.共同努力 另外回應R兄最開始對我說的美麗世界 "我眼中所見極善極惡共存.我只願世界更為美好" |
韓國人有他們進步的一面, 但, 韓國能! 台灣人更能!!
韓國以卑劣手段打擊台灣LCD產業***************************** 目前我國與韓國在國際市場上爭奪LCD佔有率,由於韓國在政府的 撐腰下投入大量資金目前暫時領先,韓國LCD廠商為了將台灣趕出世界市場,不斷殺價出售LCD面板企圖將台灣LCD業者逼進死路,各位可知為何日本願意將原本獨佔LCD技術向台灣輸出,日本早在數年前感受到韓國政府企圖利用三星、LG等財團雄厚的財力攻佔全球市場的事實,日本廠商自知光靠自己,無法與韓國政府及財團對抗。 日本不得不向較友善的台灣輸出技術,希望台灣能和日本一齊對抗 韓國。台灣政府喊出兩兆雙星不是沒有原因,因為我們台灣未來的希望全寄托半導 體產業及光電產業。韓國為了打擊台灣在國際市場上常用技術干擾【專利訴訟 】等,一切只是為了想獨佔市場,所以可知為何台灣的LCD廠商為何只有和日本合作,卻看不見韓國廠商與台灣合作。 目前韓國五代廠已開出產能當然可以用低價攻佔市場盡全力將台灣 趕出市場,因此台灣廠商不得不殺價跟進,所以我要告訴各位網友,支持國貨不是 因為民族主義作祟,而是關係台灣未來的前途。 以下的數據是節錄自最新一期『亞洲週刊』(五月二十日、2002), 有關於平均國民年所得的統計。貨幣單位是以美金計。 日本:37,950、香港:24,594、新加坡:24,485、台灣:14,216、 韓國:9,628、大陸:840 請大家比比看,韓國的年國民所得充其量只不過台灣的70% 左右,根本夠不上已開發國家的行列。同時,大家也都知道韓國向 來是對台灣極不友善,而且在經濟上算是我們最主要的兢爭對手。而 我們的反應呢?不止把大筆的銀子雙手奉上,還一股腦兒地哈韓。 知不知道韓國三星N-105可上網手機在美國多少錢?有空去C-Net查 查看,如果辨門號的話,免費送給你。再來,三星最新的彩色PalmPD A手機I-300在美國只不過美金$349。各位再看看他們在台灣賣多少? 三星這種次級品到了台灣反而自稱高價位,動輒多是一、二萬以上。 買到的人還沾沾自喜。 再看看另一個韓國貨手機Sendo,在國外,連聽都沒聽過,這個廠 根本只有作代工的份而已,可是一到了台灣,馬上雞犬昇天,成了舶 來品,價錢跳了二倍還有人搶著買。換成是到了最重品質的歐洲和日本呢? 哪裡看得到韓國的手機,根本沒人買,原因很簡單:品質不合格。可悲啊, 結果這堆韓國次級的垃圾,全倒來台灣!順便告訴各位,韓國手機在哪兒賣得 最好呢?中南美洲和菲律賓,也就是這些連台灣年所得一半都不到的國家。 就連在年所得只有美金840的大陸,都寧可買他們國產的手機也不削韓國貨 再來看看韓國車,像現代和大宇,在台北街頭愈來愈多。有空去看 看美國最具權威的消費者指南『(Consumer Report)』去年的評比從 安全性到故障率一片長黑,最後編輯的結論是『工業水準以下( “Bel ow Industry average”)。』沒關係,全都銷來台灣。 反正台灣人哈韓嘛,不來台灣淘金要去哪裡? 再順便告這些韓國車在哪兒賣得最好呢?除了韓國自己以外,就只 有印度和菲律賓吃得開了。 記不記得十年前韓國和我們斷交的時候,韓國政府在一夜之間毫無 預警地,全數將我們駐韓漢城大使館的財產過到中共名下。這是和我 們斷交的國家裡最惡劣態度。 再看看去年年底在漢城的電玩大賽,台灣選手打敗韓國對手晉級決 賽,結果呢? 韓國主辨單位硬是要脅台灣定要再和韓國再戰一回,要不然就視同 台灣自行棄權。 這等行徑連其它國家都看不下去,一起幫台灣向韓國抗議。再來, 冠軍曾政城在頒獎時揮舞國旗,結果被韓國當場沒收。更過份者,居然盜用 我們國家的名義在大會網站上發佈道歉啟示。完全不把台灣看在眼裡。 知不知道在網路上:反華人網站 ( www.antichinese.com)、仇恨 日本網站(www.hatejapan.com)、反Sony( www.antisony.com)…等的 煽動網站是誰經營的? 答案是韓國人。反過來說,有沒有反韓國網站呢?很抱歉,www.an tikorea.com早被韓國人註冊了,理由很簡單:他們可以用這些情緒性地網站 批評別人,卻不容許別人這樣對待他們。實在想不出來還有哪個國家如此自私 和沒有風度。台灣的消費者啊,尊嚴是靠自己掙來的。當你出手買下這些韓國貨時,有沒有想過你正在將錢拱手送給對台灣最不友善的經 濟對手。同時,面對這一堆哈韓風,請各位再想想,韓國連我們的國民所得都不如, 有什麼好哈的?這些韓商吃定台灣人,惡意烘抬價格,反觀我們, 把這些次級品全拿來當寶,如果我們敢對韓國貨大聲說『不』,這些 韓製品敢以高價傾銷來台灣嗎?看到一堆台灣人迷韓國的醜態,除了 痛心以外,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當Made in Taiwan在國外受到大家的肯定時,我們卻不屑國產品, 反而把韓國製 造這種次等貨捧上了天!請不要埋怨台灣有多麼地 不好,請先問問你、我有沒有從 自己本身作起。在國外,我很珍惜, 也很驕傲我來自台灣。很希望、真得很希望這不是我一個人微小的心願。 轉貼的文章請大家看看 |
網路追追追/拒用韓國貨? 網路追踨篇 2002/12/18 19:06
記者王大中/台北報導 只許韓人罵天下,不許天下罵韓人? 網路上流傳一段文字,表示網路上的「反華人網站」(www.antichinese.com)、「仇恨日本網站」(www.hatejapan.com)、「反Sony」(www.antisony.com)等煽動類型的網站,都是韓國人所經營,但是「反韓國網站」(www.antikorea.com)卻早被韓國人註冊﹔韓國人可以用這些情緒性地網站批評別人,卻不容許別人這樣對待他們,這種行為實在缺乏風度! 根據記者追蹤,這些網站確實存在,但是否真為韓國人經營則不得而知。根據主管國際網域名稱單位的規定,登記國際性網址(.com、.net等),都必須將登記人(公司)的資料公開,讓人容易透過網際網路查詢登記資料,例如透過http://www.domain.com.tw/cwhois3.htm,在查詢格中鍵入網址,再按下查詢,很容易就可以看到登記人的英文姓名、住址等聯絡資料。 可疑的是,即使資料上顯示的是一位住在美國矽谷,名為John的人所登記,卻也無法確定他就一定是美國人,也可能是一位住在矽谷,名為John的韓國人,因為規則中並沒有強迫登記人必須公佈國籍,因此雖然可查詢到該人的資料及聯絡資料,卻也無法從中判讀他究竟是哪一國人﹔除非直接打電話或透過電子郵件與之聯絡。 此外,根據主管台灣網域名稱機構TWNIC的說法,登記網址除了保留部分政府及軍事用途的網址外,所有網址的登記規則都是先佔先贏,這項遊戲規則世界各國應該都大同小異。因此就算韓國人搶光了「反天下人」的網址,只要是遵守遊戲規則來登記,即使動機可議,卻仍是合法的網路行為。 儘管如此,韓國人就真的必須被貼上「只許韓人罵天下,不許天下罵韓人」的標籤嗎?別忘了網際網路是個公平的虛擬社會,無論貧富貴賤,都可以在網路上得到公平的發言權,即使搶了幾個網址,卻無法搶下網路上所有發聲的管道,包括媒體、社群等,因此就算幾個.com網址被搶走,對世界輿論的影響力卻是九牛一毛,實在無須擔心。 註:本篇電子郵件仍有眾待查證部分,為免造成廠商困擾,都以XXX代替,並待日後補述。 ====================================================== 以上轉貼來自「東森新聞報–網路謠言追追追」 |
你可以學的「韓國衝擊」
韓國一向是亞洲四小龍的老么,但這5年它卻一躍成為老大,在韓國衝擊中,有哪些經驗值得學習? 採訪•撰文= 編輯部 巫慧燕英商寶源投顧總經理 看韓國金融創新:管理「透明度」,別管理「創新」 韓國和台灣、日本最大的不同是,韓國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對韓國來說,1997年是個轉捩點,它被迫要拿出魄力跟速度,接受IMF(國際貨幣基金)金援時的附帶條件,第一個就是要將經濟成長率壓制到3%,要求你不能再投資擴張,韓國過去每年都有5%到10%的成長,現在縮到3%,老實講它短期是很suffer的,直接的衝擊就是失業率上升。其次是資本市場的開放,任何外資--包括外國銀行、券商都可以無阻礙地到韓國投資。第三個是它的金融改革,政府要想:這麼大的呆帳怎麼一次打掉;如何教育人民,打破他們過去「銀行不會倒」的想法,還有怎麼讓銀行倒?怎麼讓這些銀行達到國際清算銀行的資產標準,再變得有效率?它最主要的作法是先保障存款人的權益,由政府拿出13%的GDP(64兆韓圜),跟存戶講:即使銀行倒閉,你的存款會仍有保障,好不容易消除了社會的反彈。 韓國在這方面執行得很徹底,這是日本和台灣一直沒有辦法做到的。因為當時韓國整個國家已經破產了,它必須這麼做。韓國另外的成就是建立企業資訊公開的新標準,引進了很多外資進入它的董事會,貫徹了企業監理(corporate governance)的透明化,在整個亞洲地區,沒有其他國家做得比韓國好。韓國在教育體系上也做了改變。韓國過去和台灣一樣是重視通才教育,但是現在韓國focus在教育體系和企業界的結合,也就是教育體系轉為比較注重企業需要什麼樣的人。還有就是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在1997年之後,韓國出現很多新創企業,它們的innovation(創新)政府如果不加以保護,很快地就會被大企業奪走,韓國政府在這方面也做到了。它們政府認為該做的,就是把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和教育(education)做好,其他的就留給企業去創新,讓企業自己去判斷它的利基在哪裡。這幾年來看,韓國像是一個竄起來的閃亮明星,它的發展是全方位的,不只是外銷,在全球化方面,它建立了很多世界級知名品牌,在內需市場,韓國政府用各種政策來鼓勵民間消費,甚至還有用信用卡刷卡就可以減稅的優惠,而日本和台灣政府卻都是鼓勵儲蓄,正由於內需市場蓬勃,韓國經濟反而是比較健康的。 韓國在金融方面,現在幾乎是沒有管制的:外資可以100%擁有、產品開發也沒有限制,我們寶源在韓國是最大的外資,但花旗銀行在韓國也做得很好,而韓國本地銀行在外商刺激下,發展也更好,由於外資進入的時間較晚,本土銀行已經有一定的客戶規模,外資搶不走。韓國在金融政策發展上目前是最受稱道的,他們認為政府應該要管理,但是它管理的是你的資訊有沒有充分揭露,你有沒有充分教育投資者風險在哪裡?而不會去管你要推出什麼產品,阻礙市場創新的力量。(採訪•整理=李雪如) 林行憲光寶集團執行長 看韓國之研發:「小而美」不夠,要想怎麼「大而好」! 台灣現在的困境是太多科技公司,就像以前電視台只有3家,選一台就好,現在這麼多家,結果每一台都不好看,台灣現在最該思考的是:如何在國際上讓人家注意到你,而不只是成功大廠背後的無名英雄。也就是如何從「小而美」變為「大而好」。 20幾年前,我看過三星電子(Samsung)創辦人寫過一本《超越巔峰》,那時他開宗明義就寫,做任何事情都要以全球絕對第一名自許,而且要明顯地領先第二名。 我還在旭麗時,有一次跑去韓國開會討論他們的IC。我和一位Samsung的事業部經理在雪地中散步聊天,當時旭麗的研發人員不過100多位,他說Samsung光IC部門研發就有500多人,我一聽當場就傻眼,研發的大編制自然造成Samsung產品多樣化,遠遠超過台灣任何一家企業,100人的研發與500人的研發,管理方式自然不同,既然Samsung已經證明可以用這麼大的研發投入,帶起完整的產業線,與韓國產業條件類似的台灣為什麼不行? 台灣業者在很多單項產品都做到世界級,但卻很少看到有哪一家公司有很多產品都做到世界級,他們就是有這種手上產品完整的籌碼與氣勢。也因此,合併後的新光寶,研發人員要從現在的2500人變為4500人,朝多項產品絕對第一大邁進。(採訪•整理=李欣岳) |
湯明哲台大國際企業系教授
看韓國之改革:要改革,就得快刀斬亂麻! 韓國企業在能全球崛起,有幾個原因:第一是企業規模夠大,第二是它做品牌,第三是重視R&D。綜合以上幾個條件,再上財務整頓,只要它財務不亂搞,就能做得不錯。 韓國經濟能這麼快恢復,因為它的政府採取的是一種「Shock Therapy」(震撼療法),不管是銀行還是大財團,做不好的就砍,該倒閉的就讓它倒。5年內,銀行關的關,大財團倒的倒,同時,政府鼓勵中小企業創業,那時候出來自己創業的中小企業有一萬多家。 韓國政府全方位地協助產業發展,想要戲劇、電影、遊戲等產業進步,政府就得負責把infrastructure(基礎建設)弄起來。為什麼政府要推展遊戲產業呢?因為遊戲能帶動整個軟體產業的發展,所以韓國政府就負責網路架設起來,鼓勵網咖開設……。 政府改革有很多種方法,有快刀斬亂麻的「Shock Therapy」,也有循序漸進的。日本政府就是採取了溫和的改革方式,所以經過10年,經濟還沒有起色。像韓國這樣的改革方式,雖然在短期內失業會增加,會有人撐不過去,跳樓的跳樓、自殺的自殺,但是「長痛不如短痛」,放任財團、企業的倒閉,經濟才有重整的契機。(採訪•整理=李雪如) 劉柏園遊戲橘子總經理劉柏園 看韓國之行銷:我們中「代工」的毒太深…… 台灣必須坐下來想,我們有什麼可以比韓國強?台灣是一個移民的島,我們吸收外來文化的速度很快,對創業者也很尊重,冒險犯難的精神絕對不會比韓國差,但是我們中「代工」的毒太深,老覺得「行銷」偏離技術本位,比如說很多人認為遊戲橘子太重視行銷,可是怎麼會有「太重視行銷」這種事?你看新力(Sony)或三星重不重視行銷? 以微笑曲線來看,最有價值的兩端,左邊是原創開發,右邊是行銷,中間是代工,但那是最差,誰都可以做的部份,當西方大廠轉移給你做,就是因為不重要,我不是說OEM沒有技術,但那不是原創技術,更不能創造最高價值,因為OEM最後就是比價錢。在數位內容與消費性電子商品上,韓國的商品開始變活潑了,這意味著韓國大企業在面對內部小企業的競爭中,學習能力也增加了,台灣不可以再將它視為遲鈍的大企業,韓國擁有的靈活度,競爭的戰術都不一樣了。(採訪•整理=杜凱如) 曾文祺明基中國營銷總部總經理 看韓國之品牌:手機是任何IT品牌的靈魂 南韓三星的策略很明顯,就是先把一個產品養到世界最大,然後再用這些錢投入下一個機會產品,DRAM養LCD監視器,LCD養手機,然後再用手機養品牌,現在品牌成功了,所有的東西就可以串在一起,做更大發揮。從品牌經營的角度,「規模夠大」就可以做很多事,三星在中國品牌行銷經費投入上,至少是明基的10倍,當然要能這樣鋪天蓋地宣傳,產品能不能支援就很重要,三星從各類家電、筆記型電腦、電腦週邊設備到手機,什麼都有,這就編起了一張很密的網,容易接近消費端。特別是手機這個產品,不像顯示器或是DVD,它是一個隨身攜帶、很有lifestyle的東西,有了手機做領頭,品牌的印象就更容易出來,我認為未來IT業者想做品牌,手機絕對是關鍵。 三星其實有點在學習新力(Sony)的模式,努力結合IT與娛樂經濟,找代言人、或是搭配娛樂性的活動,反過來也幫助他們活化產品的設計,因為所謂的娛樂,就是「whats happening now!」,這正是行銷的重點。三星在中國的聲勢超越日本新力,有一個關鍵因素,執行長尹鐘龍在進入中國時就喊出「中國是三星的總部」,同時也投入相對的資源,策略很符合中國鼓勵外資的氣氛,而新力還仍只是把中國當作全球市場的其中之一,相比之下,氣勢就差很多。(採訪•整理=盧諭緯 ﹞ ====================================================== 以上轉貼來自「數位時代雙週刊」 |
亂逛逛到這個網頁 別人強 我們要吸收優點 剔除缺點 才有機會跟人家競爭 看到大家在這邊口水戰 唉.....最好自己崗位上的工作吧 我是IT產業上的一員 繼續工作去嚕 台灣加油
|
+1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2:21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