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新聞》北中部房市,從高處墜落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43245)
|
---|
豪宅就不敢講了,畢竟那是有錢人的,很多都是有行無市,賣了兩年了還在賣,還愈賣愈高,結果整棟就空在那裡
|
引用:
你要想看看 就算一間房子放個幾年 平時拿個凳子在裡面等人上門 這期間還可以讓你做其他事情 甚至還可以拿來賺租金 幾年後 房市恢復甚至榮景再現 把房子賣掉還可以讓你平白賺進好幾百萬甚至狠一點就來個上千萬 就算去工作要死要活 賺那一點點死薪水也沒那麼好 |
引用:
沒幾個人租,這些要等賣出去在講,賣不出去說都是白說的,建這些房子的錢不見的都是自有資金,還要繳銀行利息的,幾年前的黃錦洲在加拿大殺掉全家只剩下一個小孩逃出來不就是這樣發生的 |
引用:
這個案子有些不是想得這個樣子啦 這還有其他內幕 小弟不願多說 而且他還碰到前幾年低迷潮 又不幸被人坑 跟地下找高額利息 才會造成那樣結果 話說回來 賣得出不出去 就看大環境跟業務的推手 短時間內 房產賣不賣出去 講好聽一點 你也是在等增值 不好聽的話 就是住套房 只要利息沒有太大變化 台灣房地產還是大有可為的機會 何況萬一啦 不幸啦 SARS來好了 頂多送給銀行當法拍 一般來說都可以全身而退 大體而言 台灣房地產只有往上調整的空間 想要迫使向下掉的期待 下面一堆支撐在等著 還是老話一句 房地產特性 跌最多只有幾成 但是漲是算好幾倍的漲 就算不幸跌好了 只要捱的過那段時間 天下就是你的 "我終將不倒"的侯西峰 就是一個例子 |
引用:
本來就是看誰的撐久了,我現在住的這間房子的建設公司也倒了,另外一間建設公司的老闆當初包養四個二奶,一個都給一間店面看他們隨便要做什麼生意,現在連吃碗60元海產粥都要猶豫半天 |
引用:
房地產本身就是有風險 問題就在你撐的了多久 你所說的建設公司典型的早期建設公司 土地房產太早賣掉 賺不到後面幾波的高漲 或許利息也是有很大關係 企業貸款總是利息比較高 更不幸的萬一向地下找高額利息周轉 保證一下就倒 這也是早期一堆小型建設公司存活不多的ㄧ項原因 甚至演變成一案建商 建商倒閉是司空見慣 有人倒就有人上來 以未來長期看多的局面來看 國內利息又偏低(事實上也沒法調高 會出問題) 所以一旦抓到房產土地 不管是財團或是個人 如果沒有急需或是周轉 大家都是拼久的 握的越久 賺得越多 當然前提是你能撐的了多久 尤其沒有資金壓力 撐過了 豐碩的利潤就等著你 何況現在台灣房產還沒有進入停滯期 一堆的陸資跟回台資金動能挹注下 現在離土地房產的冬天還早得很 如果看到一堆房仲業開始紛紛倒閉的時候 那時你就應該要警覺了 |
我覺得最有意思的是這則新聞
房屋潛藏毒素 腎病率增18倍 房子應健檢 裝潢多用綠建材 這則新聞會登上報,讓我很訝異。 因為台灣金權治國,資本家對媒體管控力很強。大多新聞都是鼓吹消費、拜金。偶爾爆發一些消費新聞,多半是次要的小廠商,如地下工廠黑心貨等等。有了壹週刊、蘋果日報後,這類消費新聞多了些,但對房地產類的商家,壹週刊還是很恭敬的,吹噓多,批評只有一點點。 消基會也是軟綿綿,上次要挑個垃圾食品代表來反,挑來挑去選了珍珠奶茶,很明顯欺負路邊小販。可口可樂,統一味全等財力雄厚大廠製造的垃圾食品,很聰明避開了。 如果這現象已20多年,為什麼現在才報導?報導時又不是只有壹傳媒一家,而是所有最愛拍金主馬屁的電視、報紙一起來,自由、TVBS等都報導了。他們不怕得罪金主的話,為何買不得 在台灣一直無法出版?這些媒體也不曾報導買不得指控的內容。 真正的原因,我認為是房地產銷售奇差,所以開始自相殘殺了。什麼樣的房子最常有劣質新裝璜?答案就是中古屋,投資客低價買入狀況不佳的房子,以低廉價格加以裝璜粉飾,再轉手高價賣出。為了壓低成本,最有可能使用劣質溶劑,而引發報導中所提的腎病。 此報導出來後,中古屋交易有冷卻下來:學者示警衝擊 中古屋價跌量縮 。新聞歸咎於政大張金鶚教授泡沫說,但台灣胡扯的專家太多了,預測不一定會實現,想買房的人都會自己說服自己會漲,所以說張金鶚有那麼大影響力,我很難相信。而且如果相信他,應該高價的新屋衝擊更大,買中古屋便宜,泡沫破滅的損失比新屋小。 倒是腎病這條新聞很實在,不管是否會增值,你住進去會得不治之症!買新屋用綠建材裝璜,才是自保之道。這樣就能迫使中古屋的買家轉向昂貴新屋,建商手中餘屋才銷得出去。所以我才說,銷售太差,房地產業者開始自相殘殺了。 :D |
引用:
??有啊,倒掉一堆,不過是二線的,冬天還沒到 http://www.twbbs.net.tw/2074779.html |
之前 看到某個談話性節目...(隨手轉到的)
裡面 有來賓,談到 林口房市 是不是有供過於求的現象.... 他說到 去年底為止 林口 新推案,大概 有7800多戶... 但是 新增的 遷入 戶數 大概 有6000多,所以 這樣看來 只有一成多的空屋.... 雖然 不保證 每個遷進去的 都是 買新成屋 長遠來看, 沒有 供過於求的問題....... 用新成屋 當分母,然後 再用 新+舊的數量當分子..... :jolin: 所以 房市 葉著說的話 聽聽就好.... |
引用:
那些是舊的仲介商 你就把它當作新陳代謝好了 而且現在只是沒有前幾年那樣旺盛罷了 二線房仲去年的確在整合 因為這樣可以統合更多的物件 加強獲利表現 不然沒法跟一線品牌競爭 東森房屋那不是本業的問題 那是被力霸集團拖累的吧 這不能說明房仲在倒閉吧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0:30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