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音效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6)
- - 入門器材選購參考篇(分喇叭部份和綜擴部份)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642954)
|
---|
引用:
之前玩小弟的906 也是高頻量感過多 除了網罩上去 還多鋪了一張衛生紙在高音處 初聽 感覺變好聽了 也較耐聽 但是時間一久 感覺不是治本之法 事實上在這種外部的遮蔽法 感覺是好聽了 但相對的 高音篩住了 細節 定位 也相對減弱不少 後來還是從機器跟線材調整才到達稍微平衡的感覺 |
線材沒有絕對的好或壞 都是在搭配跟個人聽感上的差異
至於所謂的千元以上 音響性就無法再提升了這問題 個人覺得是未必啦 不然 如果的沒有差異 那一條十幾萬的線 賣給誰呀? 難到買高價線的 都是木耳嗎? 個人真的不這樣認為.... :) 當你的相關器材越高檔 所有的周邊 也變的越敏感 往往ㄧ條線的好壞 就決定了好不好聲 這時候 高價線 高純度線 也相對的可表現出其身價 這是個人音響之路ㄧ路走來 最大的感受 只是當你是入門玩家時 切記 線材只是調味品 ㄧ開始真的不宜投資過多在其身上 等到了進階 或者進進階 你就會知道 有時候 少了這條線 真的就是不對味 ㄧ開始的玩家 只要記的 當你聲音 悶悶的 速度慢 細節不夠多 可以往銀線或者高純度的單股銅線的方向找線 但如果你高音過量 可以往多股銅矯繞的銅線尋找 基本上 銅的純度越高 聲音透明度越高 銅的股數越多 聲音越厚實 股數少或者單股的 速度就較快 純銀的話 速度快 反應快 線的長度 也有點影響 1.5米算是標準訊號線長度 如果聲音慢 可以考慮0.75米的 多少也有點影響 所以到後期 很多人喜歡玩多股銀線 速度 透明度都兼具 只是價格 也不會太便宜.... 引用:
|
如果只要調音, 我覺得換零件更省更快,
換好一點的零件比起換線材來說, 便宜多了, 而且幾乎每次都見效 :P 不過只有DIY才能這樣玩吧 |
引用:
不能一概而論 :cool: 我遮的是中低音單體, 不是高音單體 不影響高音延伸 也就是說高頻一樣可以伸展, 細節一樣聽的到, 定位更是沒有少 6311的中低音單體只負責3khz以下的頻率(官方規格分頻點是2.27khz) 因為越高的頻率繞射與穿透能力越低, 因此在中低音單體前面加上衛生紙 1khz以上衰減的量一定比100~1000hz多 而對於1~3k的頻率, 我都只用了一張抽取式衛生紙就覺得中高頻量感有明顯降低 你卻在"高音單體"前面加衛生紙 :eek: 那可能整個10khz以上的高頻都聽不見了..... |
引用:
換線可以提升速度????? 這實在蠻神奇的 因為線這種東西只負責傳導, 為什麼速度會提升? 音箱容積縮減, 量感本來就不會少(我也沒說會少啊) 我是說的是極低頻會變少(也就是低頻延伸會變差) 可能原本可以到30hz -6db 被你這麼一塞就只剩下40hz -6db了 另外, 音箱容積減小低頻量會提升 所以你會獲得更多60~100hz左右的低頻 原本可能是40~80hz較多 變成60~100hz較多 對於空間不佳而造成極低頻殘響無法消除的人而言 減小音箱容積有絕對的效果, 那是因為極低頻延伸變少了:) ---- 在我觀念中的極低頻是40hz以下 |
引用:
純銀的話 速度快 反應快 上面網兄有提到 我自己用也是如此 用銀線的話速度.節奏會比較快 細節較多 也較音響性 拜銀較銅的傳導好吧 |
引用:
你如果拆過T320的單體就知道不算神奇了. 姑且不論原廠線材好壞,光是看他用插pin的就差很多了. |
但是電子訊號都是以光速在跑的, 銀線內的光速比較快, 銅內的光速比較慢嗎?
(若有人可以分辨出不到5公尺的線裡不同光速抵達的時間差, 此乃真神人也 :p ) 所以真的是銀線速度快, 銅線速度慢嗎? 或是說因為銀線聲音比較亮 所以銀線聽起來比較快(因為高頻沒有慢的, 有誰聽過很慢的高頻請告訴我) |
像big joe這種純兩聲道的綜擴還可以加重低音嗎?
|
訊源有重低音輸出
綜擴有前級輸出 自己買轉接頭分接出來 以上都可以接重低音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12:36 P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