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台大醫學生不敬業 洪蘭痛批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875099)

卐龘卍 2009-11-11 02:14 AM

引用:
作者eagle90
我們學校也差不多啦

有些學生只有知道有小考才會到,然後考完走馬上走,不然就留在教室吵

真的很想叫他們滾出去

(更幹的就是你有上課,他自修,結果可能你沒過他過了,不禁讓人怨歎沒天理


有些老師是隨機當... :stupefy:

還是你沒買考古題跟共筆 :flash:

bxxl 2009-11-11 02:41 AM

讓我想起以前拿到建中青年(建中的校園刊物),
裡面總是有一堆老梗笑話,
蹺課, 上課吃便當, 爬牆外出的, 都是萬年老梗.

剛搜尋一下,還翻到這個
http://www.ck.tp.edu.tw/~ckbirth/huntred/his_book.pdf
建中生上課吃便當文化由來
已久!中午時間不吃飯?因為有
社團要忙!是的,社團活動每天
中午在建中校園內準時上演:熱
舞社佔領司令台,各種球類運動
在籃球場、網球場與明道樓後方
各自爭霸,紅樓詩社、建青也在
各自的角落進行著,每個社團都
「各自表述」──自豪地代表建
中。除此之外,各種比賽也加入
中午的饗宴。

==
呵呵,寫得這麼直白XD
"建中生上課吃便當文化由來以久", 就寫在"建中校史導覽手冊"裡面.

n_akemi 2009-11-11 02:45 AM

引用:
作者TRG-pro
應該要健全司法,而不是靠空泛的道德要求。
這是理想吧?實際上大家心知肚明...在臺灣是辦不到的啦~~~ :stupefy:

scottchang 2009-11-11 02:49 AM

引用:
作者GeorgeKK
以前在公館上課時,
在後座也是有學生用notebook上課,
可是他是在玩CS...



不要說當學生的時候,最近的事,我們到中部某家跟醫藥有關的大學,去所謂研習,100多個來自全國的同業,博士碩士一堆,留日留美土博士也有,一半以上拿筆電在MSN,或是上網之類的,我坐最後面阿,看的到。

另外真的很討厭這種所謂高層人士放話!!!我們把事情做好就好了,哪來那麼多問題!!

洪蘭女士多去關心一下,相關行業工作權益的問題吧。

superhero 2009-11-11 09:25 AM

有的人發言不禁讓我想到五四運動時,大學生轟蔡元培下台的情境!

雖說她不一定能夠瞭解台大醫科的課程,但是一葉之秋!難道只是因為台大的盛名而

大家都不能批評嗎? :flash:

sunnywalker 2009-11-11 09:27 AM

醫學生不認真 臨床糾紛多

【台灣醒報記者林怡秀、冉祥蓓報導】台大醫學生因上課態度不佳遭學者痛批,不過台北醫學大學教授林松洲認為,學生不聽課,有時也未必是學生的錯,「若老師上課內容不夠精采,不能引起學生興趣,老師也該檢討。」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范佩貞博士則說,美國有研究指出,學生上課越不認真,之後的臨床表現更容易產生糾紛,全人教育還是相當重要。


啃雞腿、打瞌睡,台大醫學生上課態度挨批,不過台北醫學大學教授林松洲則力挺學生,他認為醫學生自主性強,對於精采的課程會主動抄筆記,但若老師上課內容貧乏、不夠精采,學生會以打瞌睡等方式進行「無聲抗議」,「學生上課不專心,不見得都是學生的錯」他說。


陽明大學醫學系教授范佩貞博士也說,有趣實用的課程內容,確實較能吸引學生目光,「學生是現實的,如果是與臨床應用無關的課程,可能也不會放太多心思在課堂上。」范佩貞認為,學生有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但身為未來的醫者,即使上的是與臨床無關的通識課程,也是醫德培養的一部分,要成為一位具備人文關懷的醫師,這樣的課程不可或缺。


范佩貞說,姑且不討論老師上課內容精采與否,但如果一名醫學生連對老師的基本尊重都做不到,也很難讓人相信未來會是一個好醫生。

范佩貞並指出,美國就曾經針對醫師的學習態度做過研究,發現蹺課次數越多的醫學生,未來執業後出現醫療糾紛的次數也越多,顯然醫師過去的學習態度,與之後的臨床表現,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台大醫學院學生樓同學則說,大家自主性都很高,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平常跟醫學有關的重要課程,大家都不敢遲到或翹課。」他也強調,大部分的同學都還是非常努力,只是遇到較無壓力的通識課,難免比較放鬆,對於醫生這個行業,基本上還是抱持著尊敬心理,道德標準依然強烈。

Lisa Hsu 2009-11-11 09:34 AM

引用:
作者TRG-pro
NTU不知道,就我所知,當年KMC同學間沒人做弊。

入學的大學聯考,畢業前後的兩階段國考,更不知要如何做弊,請知道的人賜教。

國考不能作弊,那就讓波蘭醫生考啊!反正程度不好就會被刷掉,幹啥鬧什麼波蘭醫生 地:flash:

sunnywalker 2009-11-11 09:42 AM

考試機器 為了評鑑才到課
【聯合報╱季瑋珠/台大公衛系暨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台北市)】

2009.11.10 04:07 am


昨天聯合晚報報導洪蘭教授在天下雜誌的專欄,痛批台大醫學系學生上課不敬業,在醫評會訪視時,發現學生遲到、吃飯、打開電腦看連續劇、趴在桌上睡覺。記者訪問楊泮池院長,楊院長說他的課沒這種現象。

洪教授和楊院長都沒說錯,因為他們說的是不同的課。洪教授看到的是「醫療與社會」,是「不重要的課」,楊院長上的是醫學專業的課程,是「重要的課」。做為一位公衛老師,我要說,洪教授看到的,還是因應評鑑的表現。我們平常上公衛,和「重要的」基礎醫學排在一起,當然是被歸為「不重要的課」,學生根本不來,出席率通常不到三成,一切靠同學輪流抄「共筆」,就是共同筆記,應付考試。其實考試的成績也不是很好,但是所佔學分很低,不影響大局。

我們無論變換什麼上課方式,大班、小組、老師講授、學生報告、校外教學,都是如此。等到學生打老師的分數時,卻讓我們飽受功利主義與菁英教育下,這群職業考試機器人的傲慢,好像只有他們最優秀,其他專業都沒有存在的價值,而且怎麼做都無法令他們滿意。即使對我們這些老校友(公衛有不少老師包括筆者在內是醫學系畢業)也是如此,還有學生問是否我們因為當初成績不好,才來公衛任教?大學都這樣嗎?才不!別以為我們沒有教過其他學系!

其實,醫學院,特別是醫學系的傲慢,還不止於此。全台大有統一的教學評鑑,醫學院偏偏自己有一套每堂課結束就作一次的評鑑,堪稱校內不受校方管理的獨立王國。原來因為醫學院上課方式十分特殊,一門課有十幾位老師講授,學生根本搞不清誰是誰。

醫療與社會應屬醫學人文領域,是近年來受頗重視的學科,理應由醫學院和台大文學、社科等人文領域的資深教授任教,卻煩勞外校年輕老師幫忙。講起課來,投影片一張接一張,令人目不暇給,學生只好共筆應付。現在雖有小組討論,彌補其不足,但筆者帶小組的經驗,也不甚愉快,許多同學不願發言,或者胡亂應付,言談間更透出對於健保、基層醫療等公衛相關制度的誤解與輕視。這樣訓練出來的醫師,我們能期望他們術德兼備、視病猶親嗎?

果真長大後的醫師和公衛最常見的互動,就是指著我們罵健保,或不屑地要求我們把他們草草收集的資料,變出一個「統計上顯著」的P值,以便投稿SCI期刊,換取功名利祿。大家都想不出怎麼挽救這些憤世嫉俗,只會用共筆應付考試的機器人,只能寄望將來,由他們服務的對象來教育他們了

~~~~~
別忘了學生對老師的教學評鑑.....
那可悠關老師的飯碗.....
so,交相賊,一起對抗外侮吧. :D

台大人會考試,但出了社會後....
出狀況的比例>>>白領犯罪.性侵害等等
我覺得比政大.清華等次高學府....高

sifone1203 2009-11-11 09:49 AM

從小考到大,考試機器又不是一天訓練出來的
以前不重要的課還不是被老師拿來加強聯考會考的項目
怎麼這個環境出身的人換了身份就忘了自己怎麼過來的?

carage 2009-11-11 10:01 AM

引用:
作者insanity
真的嗎?不過聽說大陸的名校…不,好像是大學很難進去的
在大陸能唸到大學要很拼的樣子,而且蠻有趣的是他們大一
有軍訓,就像我們以前的成功嶺,要去受訓一個月,而且連
女生都要呢,這點真是蠻有趣的。


你說的是入學困難,但是入學困難也只是針對本國學生,對於港澳臺以及外籍留學生可沒這麼多麻煩。他們的情況比較像是二十年前的臺灣學生,大學聯考很難考,從小被逼著讀書好不容易考進了大學就開始鬼混去彌補被犧牲的童年。所以如果觀察大陸大學生上課一樣會看到胡鬧的場面。至於軍訓課等於是夏令營,只是個形式而已,就我所聽到的是很多人體測都沒過也不會怎麼樣。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44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