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DVD 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5)
- - DVD討論版網友的空片用量似乎很驚人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459236)
|
---|
引用:
我也是有想過這問題 但是發現 上傳太多下載就會變慢 有時候是 ftp 別人上傳給我 這個速度最快 只要一小時半可達到 4.3G 的容量 也就是一片 DVDiso, 只要 約 90 分鐘可以傳完 由於線路不好,我的12M, 但只能上到 10M 要是用 BT, 發現上傳太多就換變慢 上傳 50 k 是我發現是發現現最恰當的上傳 如果我上傳能更大,我也想開更高啊 其實 BT 法則 有人說過 他是採取 你要跟我合作, 我就跟你合作 你背叛我,我也背叛你 你又想跟我合作, 我就再跟你合作 是類似這三點原則 所以基本上上傳越多,下載就可以越多 但是因為TCP/IP 的機制,ADSL 的關係吧 上傳越多會影響 下傳 只好找一個不影響下傳, 又能盡量上傳的比例了 因為上傳太低,下傳也高不到哪裡去的 |
引用:
是 160K 還是 360K..? 我剛進高中時代的 2D 磁片好像是 360K..1989 年! |
引用:
如果沒記錯, 160K 應該是 Apple II 的磁片. |
看到版上的大大真的太厲害了
我的nec 3500a買了兩個月還燒不到10片 |
看到各位的發表,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
自己網路的問題,所以沒有能力燒那麼多片。 畢竟有那麼多片子,父母會起疑的。 不過,科技就是這樣,發展越高,成本卻越低。 畢竟科技也是要普及才有意義的。 |
引用:
沒錯是Apple II,但我們喜歡稱它芭樂2號 (台製的Apple II是也) 剛開始,是配卡帶機, 然後才有單面軟磁機,那種磁片有 40軌,每軌有8 Sectors,每Sector 512個Bytes 所以一共只有 160k ! 這種磁片,有一陣子被發現再打一個缺口 就可以變成雙面用 160*2 = 320K 至於大部分人熟知的 360K (2D) 磁片,每軌有9 sectors 則是IBM PC時才開始普及.... (哇,真的是好古老的故事了 ....) :cry: |
引用:
我倒覺得你比較利害....買了兩個月,才燒不到10片... :shock: |
老實說
大家燒那麼多影片 以後真的都會再拿出來看嗎??? |
復古文
引用:
呵呵. 這讓我想起我剛碰電腦的時候..apple第一代..記憶體只有8k..儲存媒體只有錄音帶(tape)..想玩個遊戲...還得自己一行一行敲書上的basic @@...後來的小教授儲煤也是錄音帶的..一直到appleII才有磁片的出現.比起現在的藍光..就可以想見科技的進步有多快啊^^! |
不知道三年過後,
現在大家還會燒那麼多片子嗎? 引用: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33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