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讓英文變的簡單之旁門左道學英語 \(^_^)/ 之1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702761)

silly_rabbit 2007-03-18 06:17 AM

這種中式拼音出來的英文不學也罷...學了也講不出口.講出口了也沒人知道你在說啥...

日本人講破英文被笑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為啥?就是因為日本本國外來語一堆全是日文拼音
我以前在麥當勞打工遇到日本人點一份沙拉(ДьФ)除了我沒一個老外聽得懂.
你覺得用母語拼音學英文真的是有"學到"英文嗎?

口音這種東西一習慣再要再改就麻煩了.要拼音學英文前還請先三思

totorochen 2007-03-18 06:39 AM

日本人英文之所以差就是因為他們將英文單字用日語拼音拼成外來語
其實方法就跟樓主類似,雖然效果不錯,但是當他們接受正式的英語教
育時,口音已經無法修正了
我覺得這方法適合給只想懂幾句英文的老年人用,有心要學英文的還是
跳過去比較好

我記得有本書好像是用關聯性教大家背單字,將單字分段,然後用中文的
解釋串起來,這方法雖是旁門左道,但並不會影響發音,這方法個人覺得
會比樓主的方式好

其實很多人英文用寫的很不錯,但是將自己寫的唸出來,外國人反而聽不懂

DSNB2 2007-03-18 07:32 AM

我覺得是口音跟語法問題啦
印度人的英文很好(雙語國家, 廢話)
但是像含個滷蛋在說話
不過外國學生跟老師一聽就懂
反而亞洲學生說英文老師都要聽一兩次
如果不能從口音與語法問題解決
就只能試著說英文慢點並且一個一個字設法都唸清楚
要說快也是之後的事
對了...South Park 的英文其實不難而且很口語 :laugh:

silly_rabbit 2007-03-18 11:53 AM

印度人的英文很好....(狂汗....

如果有看過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跟印度籍的助教問答..會死掉......
就好像是講台灣國語的朋友跟我山東腔的姥姥對話一樣...雞同鴨講 XD

DSNB2 2007-03-18 12:25 PM

引用:
作者silly_rabbit
印度人的英文很好....(狂汗....

如果有看過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跟印度籍的助教問答..會死掉......
就好像是講台灣國語的朋友跟我山東腔的姥姥對話一樣...雞同鴨講 XD

印度人英文為什麼不好
就像馬來西亞, 新加坡, 香港一樣是雙語教學
基本跟外國人溝通的口語溜的很(也很屁啦)
只是他們口音重的要命還外加捲舌連音 :stupefy:
不過看那些土生土長的老美或是後來移民過去的亞裔人士子女都可以跟那些印度人輕鬆的聊天開玩笑

你所謂的 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 像台灣, 大陸, 日本等的學生嗎 :confused:
如果是的話
那很正常, 真的是很難聽懂
特別是上課發問時
對我來說, 常常聽了老師解答才知道他問的問題 ~ XD
不過很羨幕老師可以聽一次就懂 :laugh:

Vista 2007-03-18 01:08 PM

引用:
作者silly_rabbit
印度人的英文很好....(狂汗....

+1
我前家公司電話客服轉去印度, 客戶滿意度直線下降, 最近又遷回美國內陸與加拿大薪資成本較低的地方, 老美聽印度口音也是很痛苦, 像是我們聽香港人說國語, 是聽的懂, 但是也有很多要用猜的

現在公司的IT是個印度人, 因為透過電話只能聽懂他3~4成的話, 常直接找他而成了好朋友
他聊到印度種族與文化太複雜, 總統選票印了15種文字, 還沒cover很多偏遠地區的語言
他們也是很晚才接觸英文的

還有一次去Urgent care, 碰到印度醫生, 我說的他都聽的懂, 他說的我只聽的懂一半...

白色墨水 2007-03-18 01:37 PM

引用:
作者賽羚羊草枝擺
你在說啥啊?

我說你看不懂我在寫啥你可以問我啊
看不懂
又不問

完全沒有進步的可能

Summary:
If you just want to be a tourist, taxi driver or you are a senior, the mimic way to learn English probably okay for you.
If you want to be anything else, try the hard way
.




你的總結寫在這裡清清楚楚的,沒深的單字也沒沒困難的文法,台灣的國中生就可以懂了 :p

你的意思很簡單,要是你的工作性質是不太需要用到英文的,那用中文模擬英文方式就夠用了
除非你想要做其它很需要英文的工作, 那就要使用比較tough的方式, 你還舉觀光客到法國
and 出差到法國跟一些國際企業董事長見面的兩個例子來說明, 不過很可惜的是你看不懂
我在說什麼 :p

引用:
作者nzcym
唉 ! 他沒看懂閣下的文意所以別和他計較了 .



我沒很仔細去看你最之前寫的那篇超長篇,我直接看重點而已,如果想讓我詳細的觀看
用我的母語我一定一個字一個字讀完 :D
為什麼不仔細看完?
因為我覺得你的理論太多了,事情對錯太簡單根本不需要說這麼多 :p

不過我不認為我沒看懂, 簡單的說, 我認為你們討論的' using chinese to mimic english ", 這個方法一點都不適用學語言, 無論是基本的或是更深澀的都一樣

我的回答已經po過了, 就在 #83 , #86 這兩篇,
如果你們還是不懂的話我可以再簡單說明一下,我認為最基本最基本的學英文方法就是
聽外國人說話,先模仿他們,了解那些句子或單字的含義,然後隨著時間多背單字讀一些
基本文法的書,再慢慢讀深入一點的文法書,
先知道怎麼說怎麼聽再來了解文法的意義, 也就是聽說讀寫循序漸進,然而
你們討論的 "中文模擬英文" 這種方式連基本的底子都打不好,未來不要說深入,很快就會
遇到瓶頸,到時再來改變方式也來不及了 :sleep:
最後我認為,把英文學好是全民都該做的事,不能分什麼工作性質,很多國家都開始雙語化,
從小就開始學英文,台灣當然也要開始這樣做才有辦法在未來跟別國的人競爭,用中文模擬
英文這種方式只是自找死路 :sleep:

白色墨水 2007-03-18 01:40 PM

引用:
作者silly_rabbit
印度人的英文很好....(狂汗....

如果有看過英語為第二語言的學生跟印度籍的助教問答..會死掉......
就好像是講台灣國語的朋友跟我山東腔的姥姥對話一樣...雞同鴨講 XD


以後你出去工作如果有遇到印度人就會知道他們英文多好了,當然如果你英文比他們好的
情況下自然沒這種感覺,不過你要考量的是以全世界的國家來說,英美不談,他們的全民英文
絕對是前幾名的 :)

賽羚羊草枝擺 2007-03-18 02:08 PM

引用:
作者白色墨水
你的總結寫在這裡清清楚楚的,沒深的單字也沒沒困難的文法,台灣的國中生就可以懂了 :p

你的意思很簡單,要是你的工作性質是不太需要用到英文的,那用中文模擬英文方式就夠用了
除非你想要做其它很需要英文的工作, 那就要使用比較tough的方式, 你還舉觀光客到法國
and 出差到法國跟一些國際企業董事長見面的兩個例子來說明, 不過很可惜的是你看不懂
我在說什麼 :p



不過我不認為我沒看懂, 簡單的說, 我認為你們討論的' using chinese to mimic english ", 這個方法一點都不適用學語言, 無論是基本的或是更深澀的都一樣

我的回答已經po過了, 就在 #83 , #86 這兩篇,
如果你...

哈哈哈!!!
覺得好笑的地方在於
我跟你的想法其實是一致的(見紅)
但是
你竟然看不出來

不過
有可能是我的英文表達能力有問題
先檢討先(面壁中)
..............
..............
..............



















































































面壁完畢!
我覺得我寫的很清楚啊
大概是您的問題吧!

白色墨水 2007-03-18 02:08 PM

引用:
作者GirlChaser
LOL!.......
果然不錯,說你當算命師很適當. 烏鴉嘴,一說不中,二說更亂.RunSun說的明白的很,英文不再頭疼後,有機會再來正統的.而且個人目的也是因素.再說RunSun這個法子是建議給連ABC都有問題的人. LOL! 有一幫人硬說這旁門左道法是給初學者,終身尊行. 真想差了!

那N什麼的,講什麼台灣產業,什麼劍走偏鋒..... 問題重點不清楚,編笑話一流.LOL!


ABC都有問題就照著美國人嬰兒的方式來學英文,照這個方法學英文可能連美國幼稚園
的程度都沒辦法到達,如我所說,為什麼你不找你的小孩子來試試看?當然前提是不能在美國
的環境下長大,在那種環境下長大,就算是用這種方式一樣英文會很好,why? 因為他們去上
課時就自然會聽到老師在說話,自然會學起來,他們可能還以為這樣獨創的方法很好,卻不知
道根本就不是這種方式的效果,用這種方法只是繞遠路罷了,浪費了一堆時間終究還是要放棄
這樣的方法重新再學 :sleep: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00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