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七嘴八舌異言堂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2)
-   -   買賣王推出1080元筆記型電腦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58534)

MIGHTY MOUSE 2001-11-30 11:00 AM

引用:
最初由 Ivy Jan 發表
我覺得有另一個可能的方式..
忍痛出貨...然後每人限購一台..............................


這樣也不無可能喔....

filac 2001-11-30 11:01 AM

引用:
最初由 Ivy Jan 發表
我覺得有另一個可能的方式..
忍痛出貨...然後每人限購一台..............................


嘿嘿
主席這方法不錯喔
如果這樣子的話
那我應該可以拿到二台
一台明日世界
一台倫飛的
這應該是二邊都好的方法吧
哈哈:D

肥貓 2001-11-30 11:02 AM

剛剛又想了一下

如果是賣原來售價的 50% ...
應該是不會,

如果是賣他們進貨的成本價
也應該不會,

嗯.... 再想想看好了。

MIGHTY MOUSE 2001-11-30 11:03 AM

引用:
最初由 JING FENG 發表


是色情的那一頁嗎?:p


喔,你發現了,那一頁的資訊特別豐富...:D:D:D

ps:那些豬的圖也不錯看耶....

JING FENG 2001-11-30 11:04 AM

不知道,等到他們發現時.
總共會被定了幾台.
會不會超過一仟台,我想會喔!
很多看到的,就偷偷訂了,還有好多,跟別人講的.....

肥貓 2001-11-30 11:05 AM

看看這個吧,我差點忘了這個案例..

11999元標成1199元,一台掌上型電腦虧了1萬多

都是一個「九」字惹的禍。二月二日在華彩Soft2U軟體購物網站上,一台原價要新台幣「11999」元的iPAQ Aero 1550的黑白掌上型電腦(PDA),標價誤植為「1199」元,二月二日至二月四日沒有收到任何訂單,就在二月五日下午華彩內部發現價格錯誤當天,華彩拿出了最大的誠意,仿照上次惠普(HP)標錯價格模式,在網路上貼了一張公告告訴消費者,華彩會依誤植價格售出,當時華彩並未計算出訂購數量。

有人一口氣訂了21台

不過,公告貼上不到一個小時,馬上撤下,因為後來經統計發現,二月五日一天,擁進了六十張訂單、總共下單超過三百台,還有同一名消費者一次訂購二十一台。

於是這些消費者都失望了,華彩隨即與下單者連繫,表示是標價錯誤,Soft2U網站經理林啟聰也分別在二月五日、六日網站的公開信上向消費者表達致歉之意。

華彩軟體負責此事件的發言人江依蘋表示,華彩Soft2U軟體購物網站的後續處理方式,是逐一通知已訂購者,所有下單者補送一張具折扣優惠的金卡,訂購者可選擇轉換訂單或取消訂單,轉換訂單者,華彩提供較成本價低的IBM、Palm、Visor等機型供 選購及折價券,取消訂單者則提供該網站禮券二千元。

過程中有消費者主動取消訂單、有的打電話告知華彩標價錯誤、不過也有的則是態度強硬,大罵華彩是老大心態。每每遇到這種網站標錯價的情形,除非廠商依誤植的價格出售,否則總是很難令部分原以為自己撿到便宜的消費者心服口服,儘管討論區內有人為標錯價的工作人員感到可憐,但撻伐的聲音也在該網站討論區內發酵,「我們應該打電話到消基會問清楚」、「就是要爭一口氣」、「為什麼不學學上次惠普標錯價、照價賣出的處置方式,做一個漂亮的危機處理。」

無力吸收300多萬元差價

江依蘋表示,如果照誤植價格出售,華彩軟體每台機器損失新台幣一萬多元,合計損失超過三百多萬元,公司衡量並無法以此方式處理。

事實上,國外的亞馬遜書店也曾出現標價錯誤情形,buy.com甚至因此被消費者提出集體訴訟,buy.com在一九九九年二月間,將原價五百八十八美元(約新台幣一萬九千元)的顯示器,誤植為一百六十四點五元,結果訂單如雪片般飛來,buy.com只好將庫存一百四十三台顯示器以誤植價格出售,損失超過六萬美元,但取消其餘數千筆訂單,後來集體訴訟案達成和解,不過最大贏家並不是消費者,而是代表提出集體訴訟的律師,律師費付了十九萬美元,每名消費者最後只分到了約五十美元。

事實上依民法規定,寄送價目表的業者,在法律上並不因為寄送價目表而當然有出售商品給消費者的義務,也就是說網站收到網友上載的訂購單、並且同意出售時才算有效成立。

消基會申訴部主任陳白鶴表示,消費者持有訂購的「確認單」向消基會進行申訴和解較易成功,標示錯誤部分應由公司負擔,不過在標價更正後再訂購的消費者,公司就不必負擔。此外,網路購物商家未向信用卡公司申請款項,不代表該筆交易不成立。

截至二月八日,華彩三百台訂單中,只有四台取消訂單、一台轉換訂單,其他消費者尚無具體回應。看來這場交易戰尚未落幕,對華彩而言,用三百多萬元,買一個信譽,太貴;用一個錯字,買了一個網路商務的教訓,也不便宜。

Ivy Jan 2001-11-30 11:05 AM

引用:
最初由 MIGHTY MOUSE 發表


這樣也不無可能喔....

我會這麼想是因為考慮到bid..
因為之前有人說好不容易有盈餘了.....
這次如果這樣做就算虧...我想至少還有賺回來的餘地..
如果草草了事...等死吧........

filac 2001-11-30 11:06 AM

引用:
最初由 JING FENG 發表
不知道,等到他們發現時.
總共會被定了幾台.
會不會超過一仟台,我想會喔!
很多看到的,就偷偷訂了,還有好多,跟別人講的.....


搞不好肥貓兄一人就定了百來台:D
不過大家都這麼閒嗎?
明天不用上班上課?

MIGHTY MOUSE 2001-11-30 11:06 AM

引用:
最初由 肥貓 發表
剛剛又想了一下

如果是賣原來售價的 50% ...
應該是不會,

如果是賣他們進貨的成本價
也應該不會,

嗯.... 再想想看好了。


我看,總而言之,言而總之,靜觀其成好了...

看到時候被犧牲的是消費者還是達康...

看到時候這一坨包要如何善後....

看到時候會對網路B2C等等的電子商務有何影響...

filac 2001-11-30 11:09 AM

也就是說網站收到網友上載的訂購單、並且同意出售時才算有效成立

這句話是說
我們就算付了錢
他們不賣
也可以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6:39 A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