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影片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7)
- - 搖醋影評--藍色大門 Blue Gate Crossing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136469)
|
---|
引用:
好像不行耶! |
引用:
謝謝∼ 那天在巨彬看到本來很想買 還有另一部李心潔 的 愛你愛我 結果老闆說不能去掉字幕 他還說很可惜沒英文字幕 很多老外在問台灣電影∼ 可惜公視這次做的外包裝算是不錯的 但內容則就∼大打折扣 聲音只有雙聲道,4比3的畫面,字幕不能取消 雖然比起中影畫質好一些 但這樣的品質怎麼賣到國外去呢? |
先前就素看了半瓶醋大的介紹才看了公視…
真的素粉棒的清新小品…:like: 之後又陸續在公視看了好幾次… 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受… 倫家也想拜張 DVD 來收藏… 可是看到這種規格…:jolin: 唉…算了…還是乖乖的看重播就好了…:tu: |
今天中午跑去大眾看,找不到,問店員說缺貨,於是跑去光南,有,一片360元左右,看到
不錯的封面及網友的評論就給它買下去囉~ 晚點來看看到底如何~:) |
這部片香港竟然還沒上映!!?
DVD也沒有消息. 還是不能期待台灣R3的樣子.... |
今天突然發現幾個月前買的藍色大門電影原聲帶附有
藍色大門的幕前幕後 長達四十多分鐘喔 我真是豬頭 買了那麼久 竟沒發現還多一盒cd:jolin: 電影原聲帶第一 首是陳綺貞唱的電影主題曲小步舞曲 第二首是由張士豪的旁白(電影沒有的喔)引出電影中一連串的經典對話 之後幾首是超好聽的鋼琴伴奏(by侯志堅) 最後是愛的鼓勵的搖滾歌曲 藍色大門的幕前幕後 有訪問導演易智言 陳柏霖 桂綸鎂 梁淑慧 跟孟母 仇政 原來陳柏霖 桂綸鎂 都是在西門盯逛街時被副導看上的 想想 當年如果我多在西門盯晃晃 看現在能不能演到那個體育老師 教官 或是路人的角色:D 突然想起幾年前回附中交校友會費時看到有人在拍影片 當時以為只是在拍校史短片之類的東西 就沒有多加停駐 現在想起 搞不好就是在拍藍色大門:rolleyes: 片中還有拍去坎城影展的片段 覺得像這類發生在我們週遭的故事 電影裡的取景都是我們所熟悉的 能搬上國際舞台實在令人滿感動的 我反倒不樂見台灣的電影每部要搞得像好萊屋的聲光片一樣 才能明揚海外 至少像美麗時光 黑暗之光這類的片子就比英雄甚至臥虎藏龍能給我 更大的感動與衝擊 片尾是陳綺貞小步舞曲的MTV 突然發現桂綸鎂在訪問中有些角度很像陳綺貞耶..!!:like: |
過了這麼久我才第一次看到這部片,
當然我是買了DVD回來看, 雖然規格不好, 但我在乎的是電影本身的內涵, 其他有的沒有的對我而言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結論一句話:看到台灣電影的希望。 這類的片子果然是要比起電視台許多灑狗血的電視連續劇好看多了。 男女主角的演技算是很不錯了。 我想經過經驗與訓練,女主角未來應該大有可為。 而且這類型的片子其實對台灣的年輕在學學生應該會引起不少共鳴。 而且此片的主題頗有意思, 個人是沒有這種遭遇啦,挺有趣的。 此片看完的感覺讓人很舒服, 許多對話也都會讓人印象深刻, 這類型的片子是應該得到推廣與支持的。 我很喜歡。 |
我蠻想知道的是
現在的高中生看完此片感覺如何? |
公視版DVD流量圖 AVG 6.82Mbps
![]() Disc format: DVD-5:nonono: (塞點幕後花絮嘛) Video: 4:3(16:9影片 + 上下黑邊==>4:3)nonono: Audio: DD2.0 192Kbps:nonono: 字幕:中文,隱藏不能:nonono: Menu: 全無:nonono: 要規格看來只能期待港版或日版:cry: 另外 藍色大門日本官方網頁 片名改為藍色夏戀 夏天上映 |
又一篇轉貼影評:
車陣裡的幻覺--《藍色大門》 文/侯季然
「那時候的天空藍多了,藍得讓人老念著那大海就在不遠處好想去……那時候的體液和淚水清新如花露,人們比較願意隨它要落就落……那時候的樹……存活得特別高大特別綠,像赤道雨林的國家。」--朱天心《古都》 朱天心小說《古都》裡的「那時候」和《藍色大門》導演易智言鏡頭底下的「那時候」,儘管有一些小小的差別(譬如朱天心的「那時候」指的不只是「時光」,也包括了「時代」),但是非常類似的,他們的「那時候」皆是存在成年人心中的青少年,那些曾經存在,但現在只活在記憶(與想像)裡的青少年,連同當時的景物氣象,在某一個難以捉摸的時間點上,與人生一刻不停的衰老過程分道揚鑣,背道而馳地越變越年輕,越變越美麗,終於成為一種「超現實」。在《古都》裡這種「超現實」與「現實」的巨大落差,讓故事的主人翁不勝感慨,放聲大哭;在《藍色大門》裡則是海市蜃樓似地出現了一個只有青少年的世界,在那個世界裡天空特別藍,樹特別綠,陽光特別清澈,原來雜亂灰色的臺北市,變得「像赤道雨林的國家」般,空氣裡充滿著芬多精。更美好的是,在《藍色大門》裡,沒有大人。 《藍色大門》裡總共只出現了兩個有戲份的成人角色,一個是體育老師,一個是阿孟的母親。體育老師獨自在夜晚的街頭慢跑,遇到阿孟,阿孟說:老師你想不想吻我?體育老師遲疑了,他真正的行動到第二天才開始,卻馬上被阿孟與小士阻斷,而他沒做什麼掙扎就放棄了。阿孟的母親白天在路邊擺攤賣水餃,某天晚上女兒****來問:爸爸去世後你是怎麼過來的?母親答曰:不知道耶,就這樣過來了啊。反問阿孟:你是不是失戀了?是不是常來吃飯的那個男孩? 對話結束後,導演特寫了黑暗中母親睜開的眼睛,好像她想起了往事,不過這個鏡頭之後,沒有發展,電影又回到17歲的世界。體育老師和母親這兩個成人角色似有若無,導演似乎有意用他們來反襯阿孟與小士這兩個主角,然而份量卻輕得無法達成功能。又或者導演有意節制,使劇情完全聚焦在青少年的世界裡,若是如此,導演是成功的。因為聚焦,所以單純;因為單純,所以甜美動人。《藍色大門》成為一個單純甜美的青少年故事,如同回憶裡過度曝光效果的金色陽光,光裡面隱約有燦爛的笑容,白得發亮的制服,以及不復辨認細節的酸甜心情。 因此,我們其實無法體會體育老師為什麼會是如導演在電影文宣的人物介紹:「多年以前他可能就是另個時空下的小士」;或者在阿孟的「轉大人」過程裡,母親會不會是某種提示或範本。這中間的連結在電影裡並沒有被建立�***中三個青少年主角生活在一個沒有成人的城市,學校、家庭、繁忙擁擠的馬路,他們悠遊其間,一派天真,人鬼殊途似的與成人世界互不打擾。也因此,小士與阿孟在電影結束時的提問:「多年以後,我們會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一個煞有其事的問題,卻讓人不覺得有回答的必要。 不存在的成人世界,說明了《藍色大門》與其可能被歸類的電影類型如「校園電影」、「YA片」以及「啟蒙電影」之間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它沒有同作品中「與成人世界對抗」這個共同主題。不論對抗的是聯考制度還是偽善封閉的家鄉小鎮,青少年電影裡,成人是困擾的來源,藉著反抗成人世界,青少年得以證明自身的存在,而認清成人世界的殘酷與複雜,則是成長的關鍵。《藍色大門》拋去了與成人對抗的公式,視野一下子微觀得令人覺得新鮮而亮眼,但同時也失去了因對比而產生的力道。那些課堂裡的交頭接耳、暗戀與表白的焦慮、發生在上課鈴與升旗典禮之間的風暴,是成人鄉愁裡的酸甜,卻不完全等於青少年的現實處境,真實世界裡的青少年,「純度」恐怕沒有這麼高,他們需要面對的更多曖昧與不堪,可是導演選擇不說,觀眾也樂於接受,這其中的默契微妙多麼像白頭宮女話當年,印證到導演在一些訪談裡表示的:《藍色大門》是一個「紀念」、是「送給某人的禮物」,於是我們終於理解,《藍色大門》的單純,是為了成就某種神秘的心理治療功能,治療作者,也治療讀者。 順著這個角度看來,刻意隱藏成人世界的《藍色大門》,與其說是青少年電影,反而更像與世無爭的兒童電影。這個「兒童化」的特徵在小士這個角色身上最為明顯。「我叫張士豪,天蠍座O型,游泳隊吉他社,我覺得我不錯啊」這段造成流行的台詞,像不像童言童語般的令人覺得好可愛,然而說出這樣天真言語的,卻又是一具充滿性吸引力的成人身體,《藍色大門》的情意結--對純真的嚮往、對青春的迷戀---於是展露無遺。雖然阿孟說她害小士不再是那個「天空任鳥飛,海闊任魚躍」的孩子了,可是包括她自己,一直到電影結束那個迎風舒暢的奔馳,那段充滿著憧憬的旁白,卻讓人感受不到成長後的複雜,而仍然像個天真爛漫的孩子。 《藍色大門》描寫性啟蒙,卻沒有任何性場面;提及主角的單親家庭身世,卻迴避討論。片中最有力道的成人世界,應該只剩下小士和阿孟輕巧穿過的街頭車陣了。當他們跨上單車,衝進馬路,每每讓我提心吊膽,深怕他們下一個轉彎,下一個路口就會被兇惡的車潮吞噬……然而他們總是輕輕巧巧、若無其事地滑過了。這個場景,代表了成人世界與青少年的交會,也是全片最具象徵意味的畫面--看見年少時的自己神蹟似滑過大塞車的街頭,光芒萬丈的笑容與優雅飄飛的花襯衫--在多麼像每一個困在車陣裡的,疲勞過度的成人眼中的幻象。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3:43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