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https://www.pcdvd.com.tw/index.php)
- 效能極限
(https://www.pcdvd.com.tw/forumdisplay.php?f=18)
- - [求助]為何這兩顆硬碟組成Raid 0的笑能如此悽慘?
(https://www.pcdvd.com.tw/showthread.php?t=228368)
|
---|
[求助]為何這兩顆硬碟組成Raid 0的笑能如此悽慘?
原本單顆測試成績都不錯的兩顆硬碟
詳情請至http://forum.pcdvd.com.tw/showthrea...threadid=228148 若把它們組成Raid 0 為何笑能如此悽慘 不知有沒有哪位大大知道原因,又解決的方法為何? 這兩顆各為 Seagate Barracuda 7200.7 80G ATA100 2MB cache(ST380011A) Firmware:3.54 Seagate Barracuda 7200.7 80G ATA100 8MB cache(ST380013A) Firmwarm:3.06 測試系統一(Intel 平台) CPU:Intel Pentium4 2.66 ES(HT enable) Mainboard:ASUS P4P800 (BIOS Version:1.008) RAM:Kingston PC2700 512MB(CL=2-2-2-5-4 PAT enable) 控制器: i865PE SATA controller(ICH5R) OS:Windows XP Pro 5.10.2600 Service Pack 1 測試系統二(AMD 平台) CPU:AMD Barton 2500+ (200 x 10) Mainboard:Gigabyte GA-7N400 Pro (BIOS Version:F9) RAM:A-DATA DDR400 256MB x2 (by SPD Daul Channel) 控制器:GigaRAID ATA 133 RAID controller及Silicon Image sil3112A controller OS:Windows XP Pro 5.10.2600 Service Pack 1 若需轉成S-ATA,則使用HighPoint RocketHead 100 測試結果: 1. 在Intel平台下,使用HighPoint RocketHead 100將兩顆硬碟轉成SATA介面,透過ICH5R組成Raid 0 ![]() 2. 在AMD平台下,透過GigaRAID ATA 133 RAID controller組成Raid 0 ![]() 3. 在AMD平台下,使用HighPoint RocketHead 100將兩顆硬碟轉成SATA介面,透過Silicon Image sil3112A controller組成Raid 0 ![]() |
還有一點蠻令我納悶
為何由ICH5R組成Raid 0其CPU使用率竟然是0% 大家也都是這個樣子嗎? |
Raid 0本來就沒什麼效能 ...
所以這樣的數據應該是還好吧.... |
HDTach 在 ICH5R 的 raid 測不準
你試試用 Sissoft 就會發現效能好得多 |
引用:
不過在nForce2 Ultra400的平台下 也是一樣的結果,不過只有好一點點 至於 Sissoft 我也測過 也是一個字"慘" |
引用:
:jolin: :jolin: :jolin: 不懂別亂說 要組raid 0請用對硬碟牌子跟晶片組:jolin: :jolin: :jolin: |
引用:
磁碟陣列是由2個以上的硬碟,模擬一個邏輯硬碟出現在系統中;使用磁碟陣列控制 器以達成其存在,利用不同陣列形式,模擬各種層級。一般最常提到及應用的RAID 層級分為0、1、0+1、3及5。另外還有一些極少用到的RAID 4及RAID 6 RAID 0:Striping/Span (切分/延展) RAID 1:Mirroring (磁碟鏡射) RAID 0+1:Mirror + Striping (磁碟鏡射+切分/延展) RAID 3:Parallel with Parity (平行同位元檢查) RAID 5:Striping with Rotating Parity (切分/延展+輪轉同位元) RAID 0:Striping/Span (切分/延展) RAID 0 :它是將資料儲存在2個以上的硬碟機,其將全部磁碟機的儲存容量合併, 藉由將資料切分到全部的磁碟機上,進行平行讀寫,而達到提高效能增加容量。但是 缺點是完全沒有容錯能力,只要有一個磁碟故障,就會導致陣列磁碟的所有資料,毀 於一旦無法挽回。 RAID 1:Mirroring (磁碟鏡射) RAID 1,必須由2個以上的硬碟所組成,由磁碟陣列(RAID)來控制,將資料同時寫 入第1個與第2個硬碟,其2組硬碟上的資料完全相同,也就是其中一個硬碟是用來作 備份用途;當其中有一個硬碟故障時,系統照常運作正常。RAID 1是所有RAID階 層上,經濟效益最好,效能很高,極佳的資料安全性。是所有階層中使用最多最廣最 符合當初RAID設計概念的一種。唯一小缺點是,其陣列磁碟容量是全部硬碟容量的 一半。 RAID 0+1:Mirror + Striping (磁碟鏡射+切分/延展) RAID 0+1,是結合了RAID 0與1兩種模式,這個階層須具備4個或以上的雙數硬碟 所組成。這個模式是由2個硬碟遵守RAID 0規範,設定成一組,再由每組間遵循 RAID 1的規範,使RAID 0+1擁有容錯力及整體讀寫速度與資料安全性。不過,缺 點是成本很高。 RAID 3:Parallel with Parity (平行同位元檢查) RAID 3,最少須3個硬碟或以上,這個階層的磁碟陣列具備了同位元高階智慧型演 算法,利用一個硬碟來儲存其運算出來的同位元值的資料。當陣列磁碟中有一個硬碟 發生故障時(當然不能是同位元碟),只要換上新硬碟後,磁碟陣列控制器就能利用同 位元碟的資料,重新演算得到其舊有資料並回寫建立。因為其同位元檢查資料是將資 料切割成數個區段,利用XOR演算法計算出同位元資料;而其區段以Bytes計算時, 稱為RAID 3,如果是以Block計算時,就稱為RAID 4。所以RAID 3在整體讀寫效 能會較慢較差,但在成本上會比RAID 0+1還省一點。 RAID 5:Striping with Rotating Parity (切分/延展+輪轉同位元) RAID 5,最少須3個硬碟,其工作原理與RAID 3相似,主要差別是其同位元資料沒 有固定在同個硬碟,是以輪流方式儲存在每個硬碟上,故稱輪轉同位元。當磁碟陣列 控制器利用XOR演算出同位元檢查資料後,會隨著資料分別寫入各台硬碟上,因此 整體讀寫效能比RAID 3要好一些,當然比RAID 0要差。不過在大型資料處理時, 需同時讀寫多個硬碟,而同位元檢查是由磁碟陣列控制器的XOR邏輯所控制的,所 以資料處理越大越多時,一定會有所遺失,但這個階層的RAID還是可以提供很高的 容錯能力。 上述如有錯還請各位前輩指正~~^^ 不好意思..我只用過RAID 0 ...Maxtor*2和Segate*2.. 個人覺得效能確實不怎麼樣 ... 既然你很懂..也請你提供應該要用哪幾種硬碟牌子跟晶片組..才可以達到所謂ㄉ效能 不要只隨便回個"要組raid 0請用對硬碟牌子跟晶片組".....還要來教訓人~~~ |
樓上的...RAID 0的目的本來就是單純只為效能...所以犧牲了安全性...硬碟掛一顆就全掛....:jolin:
至於測試數據...看數據是真的很低....:rolleyes: 數據是不是出錯....不知道.....:D 只知道之前的梭魚四代在RAID的表現紀錄不良.....:D 在7200.7...問題出在哪邊...不知道....:D 但是那個數據如果是正確無誤...那就真的是有問題了.....:D |
怎麼測出來跟單顆差不多?
難道死機的新硬碟沒解決RAID0的問題? 還是測試軟體的問題或RAID晶片的問題? |
引用:
看來問題是出在我的梭魚四代..... 之前RAID 0 ...Segate 四代+7200.7 ...效能:jolin: 感謝您的指正....^^ |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7:58 AM. |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