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Ju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Aug 2001
文章: 913
|
引用:
遊戲機賠錢賣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 反正廠商賺的是software的利潤 ![]()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Nov 2002 您的住址: 氣候越來越不友善的中部首善之區
文章: 1,773
|
引用:
這我曉得,主要是虧到一倍實在不是很有效益,在遊戲軟體上打平也得要有個基準,不然遊樂器用送的也行不是? 現在是一台光碟機成本就將近300美金,幾乎要達到可以接受的售價了,設法降低BD光碟機成本比重是PS3的首務之急。 P.S.數字都只是一些分析師的預測,SONY官方倒是沒有公佈任何消息。 此文章於 2006-03-02 02:20 PM 被 feedback 編輯. |
|||
|
|
|
Regular Member
![]() ![]() 加入日期: Jan 2004
文章: 83
|
引用:
快轉又不是每個frame都要解.... |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Nov 2005
文章: 92
|
引用:
八大應該是比較重視碟片保護的問題 所以如果防拷機制兩種碟片都可以用的話 hd不見得會輸吧 |
|
|
|
|
Advance Member
![]() ![]() 加入日期: Jul 2001 您的住址: 台中
文章: 418
|
美國那邊分析師的分析 PS3 可能的價格
Analyst: PS3 Delay Likely, Cost at $800 |
|
|
|
*停權中*
加入日期: Jan 2002
文章: 1,015
|
引用:
要到什麼什麼等級的顯示器才可以表現出兩者的差距?如果可以像是VCD跟DVD一樣,用一台便宜的電視可以表現出兩者的差距,藍光就有勝出的機會. |
|
|
|
|
New Member
加入日期: Feb 2006
文章: 1
|
引用:
那個表中的BD 單層25G 儲存 3.8 小時的影片要12Mbps 的資料流量,好像不太準確,我算了一下可以用到極限14Mbps 的資料流量,和它標稱的不太相符,難道12Mbps 是指影音的流量,還有2Mbps 的其他資料流量? 假如不是這樣,以2 小時的影片計算 HD 單層 15G —— 16.6Mbps BD 單層 25G —— 27.7Mbps HD 雙層 30G —— 33.3Mbps BD 雙層 50G —— 55.5Mbps 這樣的流量再扣除3Mbps音軌等流量,變成影像部分可用流量大概為: HD 單層 15G —— 13Mbps BD 單層 25G —— 24Mbps HD 雙層 30G —— 30Mbps BD 雙層 50G —— 52Mbps 假如是放1080p的内容,使用MPEG-2 編碼,單層的HD會死得很慘,BD也不會好到哪裡去,可能那些很容易壓縮的視源還可以勉強過得去。 所以,個人認爲HD 單層只能使用H.264/AVC這樣的編碼才能保證影像品質,至於H.264 HP壓縮的影片,目前已經有幾個軟体都可以支持High Profile,假如用軟体處理,要看到應該不難,只是對機器配置有些要求。 見到H.264/MPEG-4 AVC Main Profile@Levels 4所提及的最大流量為20 Mbps ,High Profile可以達到25 Mbps,還沒有超過 1x 資料流量。 不過在Main Profile@Levels 4.1/4.2 時,最大流量可以達到50 Mbps,High Profile時更可以達到62.5 Mbps,超過了BD的那個1.5x 的傳輸速率 還有更變態的Levels 5/5.1 呢?High Profile時可以達到300 Mbps,不知道到時是不是要弄个10x 來傳輸呢? 另外Shade兄之前不是有篇測試H.264/AVC 在壓縮 HD 訊源時的表現,怎麽不見下文,小弟很想見到H.264/AVC vs. MPEG-2 的實測對比 引用:
不用太灰心的,假如是用HD來放Main Profile@Main Level 的MPEG-2呢?這樣那些超難壓的DVD可以有足夠的流量來儲存了,不知道會不會有這樣的規格的產品出現,和DVD-9成本有多大差別呢? 此文章於 2006-03-02 11:00 PM 被 winsen 編輯. |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Oct 2002 您的住址: El's room
文章: 1,046
|
引用:
我記得 ITU 測過 1080i 的訊源以 MPEG-2 壓縮要達到人眼看起來覺得 OK 的程度,流量需要 24Mbps 左右,1080p 可能會好壓一點,再加上 MPEG-2 壓縮器的改良與進步,所以 BD 大致上是剛好可以應付,HD 就完全不行了,會死得很難看,所以我想 HD 應該不可能推出片長兩小時的影片還用 MPEG-2 壓縮的商品,這樣等於是砸自己的腳,就算出了大概也沒人會買 引用:
業界不太可能用軟體慢慢壓,所以這也是為什麼影片商喜歡 BD 採用他們已經很熟悉,現有設備,可以即時壓縮的 MPEG-2 規格。 不過我想慢慢的一定會轉移到 VC-1 或者 H.264 上面,畢竟這是一種趨勢 引用:
那那那...那已經是好久以前的事了 ,兩年前吧,當時還沒有實作的 H.264 FRExt 的軟體出來,我是用還在制訂中,暫時用來測試的模型,後來定案的 FRExt = High Profile 又改良了許多,我現在已經沒力再測了 據說 HP 比 MP 的壓縮率更高,大概可以提升 1~2dB 的 Y-PSNR,同時在壓縮 HD 訊源上的主觀視覺品質更是大幅超越 VC-1 和 H.264 MP。我想這是目前我最希望看到的夢幻規格,只是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天才會看到實際採用 FRExt 壓縮的商品上市 引用:
這是可能的,不過現在出 DVD 720x480 這種解析度的藍光光碟產品出來,恐怕會被人笑死,甚至被對手趁機攻擊 ^^; (看吧,我就說你容量不夠用吧... 等等之類的 )不過將來難保不會出現老舊的影集用 SD 規格把好幾集塞進一片藍光光碟裡的產品,只是初期新影片可能還是著重在 HD 規格的高畫質上面,才能吸引刺激消費者購買。 |
||||
|
|
|
Master Member
![]() ![]() ![]() ![]() 加入日期: Feb 2002 您的住址: Taipei
文章: 1,611
|
MPEG2是目前首波HD/BD碟片最先採用的編碼方案,原因在於它最成熟
軟硬體解碼的性能表現也可達成合乎使用的水準. H.264這方面在BD/HD上的實用,就可能就還要有一段試驗期 只有當影片製作規格上的標準定案,才可讓硬體解碼方案有最底限的效能設計前提. 此文章於 2006-03-03 02:17 AM 被 orinsinal 編輯. |
|
|
|
Senior Member
![]() ![]() ![]() 加入日期: Nov 2004
文章: 1,316
|
引用:
我想, 一台便宜的電視(CRT)是看不出來這HD與BR的差異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