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註冊 常見問題 標記討論區為已讀

回到   PCDVD數位科技討論區 > 其他群組 > 社會時事發言區
帳戶
密碼
 

  回應
 
主題工具
polor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45
2024-06-06 核能新技術 彭啟明:未來會是能源選項之一

談到新核能技術,彭啟明表示,國外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最快能商轉的案例是2029年,
在觀察其商轉成功且沒有安全疑慮下,台灣可以考量採用,核融合至少要10年後才可能成真。
對於補貼台電的議題,彭啟明表示,不補貼化石燃料已經是全球共識,但暫時調漲電價也是台灣基於生活物價指數等的考量,
然而電費低廉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因為2050淨零碳排下必須要有碳定價,能源價格勢必會往上走,節能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24-06-07, 10:21 AM #351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lor離線中  
polor
Advance Member
 

加入日期: May 2001
您的住址: 台北
文章: 445
2024-06-12 供電40萬家庭!比爾蓋茲蓋核電廠拚2030商轉

綜合外媒報導,比爾蓋茲建造的下一代核電廠,其核子反應爐將以液態鈉取代水來冷卻,號稱將徹底改變發電方式。

建造成本預計將高達40億美元,一半由美國能源部資助,預期完工後商轉的高峰發電量可達500兆瓦,可滿足40萬戶家庭需求。

對此,專家表示十分看好,認為有望解決舊型核能使用海水冷卻,將產生的廢熱排出在海洋內,使得珊瑚礁白化與海洋溫度升高等問題。

國立中央大學電機工程學系副教授謝易叡:「他這次使用液態鈉,液態鈉它本身的熔點是98度,沸點是883度,
所以它可以吸納非常大量的熱,才會轉換成成氣態,所以相比於海水,它的容納熱、散熱的效率會比傳統的方式快又多很多。」

不過專家也提醒,液態鈉本身易燃、易爆,還需要更多的實物操作,以符合安全商轉的最終目標。
 
__________________
舊 2024-06-12, 10:45 PM #352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polor離線中  
不當的字眼
Advance Member
 
不當的字眼的大頭照
 

加入日期: Dec 2002
您的住址: 台北市有點東又不是很東的文教區
文章: 345
https://technews.tw/2024/06/12/smr-reality-check/

貴又慢還有高風險,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該怎麼走
作者 Daisy Chuang | 發布日期 2024 年 06 月 12 日 9:00 | 分類 核能 , 能源科技

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是規模最大只有 300MW 的核能發電廠,因為其建置彈性高、零碳且發電穩定,被認為是助力供電資料中心、各大工廠的潛在幫手,現在全球也有高達 80 個 SMR 概念正在發展,但最近美國的研究顯示,SMR 難題依然存在:太貴、太慢、風險高。

SMR 顧名思義,有別於傳統動輒幾百億、規模破 1GW 的大型核電廠,SMR 反應爐無論在複雜度、風險程度、成本都比較低,認為不再會遇到過去核能工程延宕、建置速度漫長,進而提高建置成本的老問題。

可是根據美國能源智庫能源經濟與金融分析研究所(Energy Economics and Financial Analysis,IEEFA)的現實檢驗研究,狀況似乎正在重演,沒有改變。從已經落成、啟動的少數中小型反應爐來看,仍頻繁發生嚴重的施工延誤,導致成本持續攀升。

目前正在運行中的小型反應爐都遠遠超出預算,去年美國 NuScale 計畫也是因為成本不得不取消,從 2015~2023 年的開發過程中,成本從每度電 9,964 美元飆高到 21,561 美元,美國其他三家 SMR 的成本較最初評估也大幅上漲。

原本期望小型核電廠可以帶來更便宜的核能未來,現在可能需要考慮推動 SMR 的機會成本,IEEFA 表示,已經投下去的資金無法用於建置風能、太陽能和儲能等基礎設施,上述技術也是無碳且成本還比較低,建置速度也快,相較之下可能十年後 SMR 仍在等待許可和建設資金。

報告另一個調查也發現,需要太多時間建造中小型反應爐。像是中國的第四代核電廠石島灣,原本預計建置時間為 4 年,但實際上花了 12 年;俄羅斯的核浮動發電廠原本也是預計是 3 年完工,後年花了 13 年;阿根廷的 SMR CAREM 計畫原本應該在 4 年內完成,但已經進入第 13 年。

難以預測的成本和建設延誤,都提高 SMR 開發風險
報告作者指出,不過西屋、X-Energy 和 NuScale 等公司仍指出能將小型核反應爐建置時間壓在 36~48 個月內,足以在 2030 年前上線,GE-Hitachi 指出自家 BWRX-300 反應爐一年內即可建造完成。

當然這是有可能的,也期待 BWRX-300 可以在 2028 年順利於加拿大上線。只是報告指出,這與核能經驗背道而馳,無論是 SMR 開發、建置原型到全尺寸的反應爐,都比預計的時間還要長,IEEFA 表示,難以預測的成本和建設延誤,都提高 SMR 開發風險。

且不僅是時間上的風險,由於 SMR 仍是未經測試的新技術,也會在功能跟安全性方面打上問號,根據範圍如此模糊的成本和開發時間估算,反應爐電力輸出也可能不正確;報告也引用美國空軍 2023 年研究,指出由於 SMR 技術仍在開發中,且尚未在美國部署,缺乏相當多的資訊,包括營運、維護、退役,以及相關的財產恢復、場地清理和廢棄物管理等。

IEEFA 指出,由於許多中小型反應器是爐使用相同技術建造,如果某個零件出問題,很容易影響世界各地的反應爐。也因為 SMR 主打分散式、模組化系統,若具有相同標準化設計,影響範圍會更大。

報告指出,未來七年,美國電網可能會新增至少 375,000 MW 再生能源,相較之下,SMR 不太可能在同一範圍內並網,認為近期,再生能源還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Small modular nuclear reactors get a reality check in new report

Emerging Technologies Review: Small Modular
__________________

「我們是小國小民,但我們是好國好民」-----鄭南榕
現役活動裝備:
Nikon D750 Lens 85 1.8D + Tamron 16-300 VC + 50 1.8D + 24 2.8D + 70-300 VR + 28-50。

噗浪

此文章於 2024-06-13 01:48 PM 被 不當的字眼 編輯.
舊 2024-06-13, 01:47 PM #353
回應時引用此文章
不當的字眼現在在線上  


    回應


POPIN
主題工具

發表文章規則
不可以發起新主題
不可以回應主題
不可以上傳附加檔案
不可以編輯您的文章

vB 代碼打開
[IMG]代碼關閉
HTML代碼關閉



所有的時間均為GMT +8。 現在的時間是01:54 PM.


vBulletin Version 3.0.1
powered_by_vbulletin 2024。